严隽琪副委员长带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我省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
9月9日至13日,在全国人大严隽琪副委员长的带领下,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茂东任组长、部分教科文卫委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执法检查组,来我省对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检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本太和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协助检查。
检查期间,严隽琪副委员长一行先后听取了省政府,西宁市、海西州和格尔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汇报,深入到湟中县西堡镇葛家学校、海北州民族中学、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和长江源民族中学进行实地考察,还同西宁市10名中小学校校长和所到的4所考察学校教师进行座谈交流,重点对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及使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详细了解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
通过深入检查和调研,检查组认为,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大,政策措施给力,特别是注重了向农村牧区倾斜、向艰苦地区倾斜。在推进义务教育的全覆盖、均衡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成效显著,使全省农牧区各族群众真正得到义务教育发展带来的实惠。
检查组特别关注青海在发展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诸如西部中小学校建设经费不足,特别是国家实施的项目,对地方配套的比例偏高,导致地方财政困难;中小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班主任津贴偏低、绩效工资不合理;教师周转房覆盖率还比较低、套内面积偏小;初中“控辍保学”任务依然艰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不健全、覆盖面较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缓慢等等。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严隽琪副委员长指出,青海省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青海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西部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进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三个新挑战: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化还具有初级性,这与我们的发展阶段有关系,目前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就体现了初级性特点。二是不稳定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学校的布局调整不断完善,目前的一些举措还是应急性的,缺乏制度性设计和长效机制,还需要继续努力。三是单一性。社会力量办学还不足,缺乏多元化办学的活力。
严隽琪副委员长指出,我们要按照张德江委员长关于“人大工作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指示精神,把这次执法检查作为人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发挥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严隽琪副委员长强调,义务教育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使改革和发展同步进行。作为政府,作为公共财政,首先要做好规划。包括校舍的增减、布局的调整等,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确保推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其次,政府要保底。要不断深化改革的思路,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投入办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政府还要主动做好对义务教育发展的督导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本太就学习贯彻严隽琪副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严副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对青海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把脉问症,分析得非常透彻,提出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来源: | 教科文卫委办公室 | 编辑录入: | 包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