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潮涨正扬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述

12.06.2017  11:41

  青海宁食(集团)有限公司、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我省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接连问世,茁壮成长。这些颇具竞争力的企业,深深扎根于青藏高原,并走出去向国内、国际市场争份额,争一席之地。

  规模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由2012年的32.8%增加至2015年的35.1%;总量不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目前,全省从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个体户户数由2012年的22万户增加至2015年的30.9万户;民间投资仍具活力,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民间投资1212.08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3%......这些数据,是我省多措并举促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力证明。

  铸造红色教育品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扶贫攻坚,积极推进精准扶贫行动;大力发展光彩事业,不遗余力促进民生改善;优化经济服务手段,力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区,非公有制企业重任在肩……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非公有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渠道、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铸造红色教育品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2016年9月5日,注定令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生光终生铭记。这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人声鼎沸,掌声雷动,人们欢呼雀跃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因为这一天,不仅烙在了正平路桥企业发展史上,也镌刻在青海“十三五”时期扩大资本市场的第一座里程碑中。

  “在主板上市是众多优秀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新的开始意味着企业更大的责任,登陆资本市场,是正平股份发展新的历史契机。公司将恪守诚信,保持经营特色,打造优质品牌,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金生光说。

  铸造红色教育品牌,注重精神引领。今年上半年,相继开展了青海省民营企业家“传承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培训班、青海省民营企业家“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韶山精神”专题培训班,引导民营企业家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卓绝和丰功伟绩,真正把红色基因刻进脑海里、融入到血液里,执着坚持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为青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我省积极打造“红色引领”教育培训工作品牌。为深化对民营企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省工商联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家赴国内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通过重走革命路、忆苦思甜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实业报国、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着力打造政治上明方向、发展上有追求、责任上有担当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引导教育企业守法诚信,注重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守法诚信教育培训途径,通过企业家交流自身体会和感受优秀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使守法诚信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优秀微党课评选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循化行、贵德行、班玛行、化隆行”、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暨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专题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爱国情怀和创业热情。

   助力扶贫攻坚,积极推进精准扶贫行动

  兴海楠迦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毛太,是土生土长的藏族,她告诉记者:“青海,羊粪资源非常丰富,然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牧民居住分散采集困难,人才、资金、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羊板粪泛滥成灾,处理羊板粪方式不当,容易对牧民的健康造成威胁,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加毛太内心暗暗告诉自己要找到办法,帮助牧民解决羊板粪实现变废为宝。

  “在2012年,一次机会接触到了台湾百威集团公司,我们引进了先进的高温发酵技术和高温发酵设备。”加毛太说道:“这一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堆肥法,实现了生产工业化,将资源有效利用能够实现资源利润最大化。其扶贫的方式主要是以带领贫困户以入股、共同经营的方式,带动贫困户1500户、5个贫困村,5000人收益,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2080元,给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从厂长到技术工人,培养的都是当地贫困户成员。”

  2016年,青海省工商联在民营企业中深入开展了“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精准扶贫行动。结合多年来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省工商联积极探索实践做深、做活、做实精准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加强与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局的联系与协作,借助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作用,在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精”和“准”上下功夫,将帮扶重点向贫困户、贫困人口聚焦,因企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闯出了一条适合青海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

  据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1月21日,省工商联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全省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精准扶贫行动以来,为有力推动“双百”精准扶贫行动顺利开展,省工商联结合组织特点、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贫困村实地情况,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实现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82家民营企业(商会)与357个青海省建档立卡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实施产业项目621个,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我省将发挥商(协)会作用、发动会员企业积极参与,运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等途径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将帮扶重点向贫困户、贫困人口聚集,因企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做好服务保障,为企业争取相关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与帮扶企业发展双赢。

   优化经济服务手段,力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合力招商;积极参与青洽会,结出硕果累累;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民企发展……近年来,省工商联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大局,认真履行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以招商引资和促进民间投资为着力点,有力推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来青投资置业,省工商联、省侨联、省台联、省海外联谊会携手合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青洽会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以“引进投资、落实项目、实现双赢”为目标,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项目推介和客商邀请活动。省工商联组织投资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从各级政府部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及省内民营企业中筛选招商项目,经过分类、研判、整理、完善,确定重点招商项目,形成项目推介文案和推介材料,并通过工商联、侨联、台联、海外联谊会的信息网络,向各工商联、港澳台侨商及民营企业推介招商项目。

  积极参与青洽会,结出硕果累累。连续18年参与青洽会招商引资工作。2012年—2016年,省工商联共邀请1412名国内民营企业家、港澳台侨商参加青洽会,促成签约项目69个,签约金额达258.31亿元,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项目涉及农牧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民企发展。省工商联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积极探索融资服务新模式,迈出了新步伐。省工商联分别与建行、交行、招行、青海银行签署了《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合作协议》,推荐需求资金企业28家,协调落实贷款7480万元。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企业改制,协助西宁市农村信用联社举行募集股金推介会,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机遇,找到了途径。(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