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 青海模式:辽宁帮扶献大爱 青海穷乡添新装

27.10.2016  20:19

这是持续20年的帮扶接力,这是持续20年的守望相助。这是持续20年的心手相牵,这是持续20年的浓情相融。

自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辽宁省对口帮扶青海省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对口支援青海工作领导小组,在自身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积极努力、量力而行、稳定基数、逐年增加”的帮扶原则,取得了丰硕的帮扶成果。

帮扶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6年至2002年,辽宁省10个市和3个企业对口帮扶我省14个国定贫困县;第二阶段从2003年至2009年,辽宁省13个市和1个企业对口帮扶我省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辽宁省13个市和1家企业调整为对口帮扶西宁、海东两市的9个县,从此启动了第三阶段的帮扶工作。

截至目前,辽宁省累计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达7.22亿元(其中:省本级资金4.98亿元,市级(含企业)资金2.24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培训转移、产业发展、整村推进、异地办学、“青年创业扶贫行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等各类帮扶项目1000多个,累计收益贫困人口达百万人。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在这一串串数字背后,却凝聚了辽宁人民对青海人民多么深厚的情谊,蕴含了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多少辛劳与付出,多少心血与汗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辽宁省真心实意的帮扶,像一缕缕春风,一滴滴甘露,滋润着青海贫困地区群众的心田,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点燃了贫困群众致富的激情。

为了强化辽青两省兄弟般的友谊,实现扶贫协作工作的规范化,两省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高层互访机制。通过互访,共商扶贫协作大计,签订帮扶协议,交流思想,加深感情。二是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情况,总结经验,部署工作,确定项目。三是建立了协调联系机制。通过赴辽衔接、邀请来青考察等形式,及时磋商沟通,达成共识,促进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建立了人才交流机制。辽宁省先后选派100名支教人员来青海省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同时接纳、安排青海省9批152名县处级干部和270名教育局长及教师在辽宁挂职锻炼和培训学习。为青海省贫困地区培训卫生、教育、环保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500名。五是建立了援助资金递增机制。从2007年开始,辽宁省本级帮扶资金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帮扶的力度不断加大。六是建立了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制定了《辽宁省援助资金和物资管理办法》,严格了辽援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对象、项目审批、项目管理、项目验收、效益评估等程序,确保了辽援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七是建立了贫困瞄准机制。在实施帮扶项目的过程中,辽青双方把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当务之急,把辽援资金项目全部安排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里的贫困村。实行项目到村,效益到户。

实施帮扶项目,是开展辽青帮扶工作的主体性工作,也是提高帮扶效益的关键所在。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和辽宁省经济合作办公室紧紧围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培训转移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项目运行模式,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使辽援项目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青海贫困地区历史欠账较重、交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落后的实际,辽宁省积极帮助我省实施了农林牧、水电路、文教卫等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他们援建的东部干旱山区的水利工程、雨水集流、人畜饮水等项目,使我省新增灌溉农田,解决了2.5万人、2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援建村小学30所、乡(镇)卫生院15所、村卫生室73所,改建和扩建农村小水电站3所,修建乡村道路350公里等等,修建牧民定居点和两用暖棚600栋,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了创新机制,摸索经验,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利用辽援资金,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2003年在湟中县尼麻隆村和同仁县尕什家村实施的小康示范村项目,是我省在农村牧区开展的类似于整村推进项目的试点和探索。2007年在湟中县4个乡镇的8个贫困村实施的“整合资金、整体推进、产业带动、连片开发”的试点项目,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容村貌、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扶持生产经营性项目、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进行了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并将田家寨镇坪台村作为脑山地区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共和镇苏尔吉村作为浅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了配套建设,综合治理。该项目为推进我省整村推进项目由单家独户分散式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模式转变闯出了一条新路。截至目前,共投入辽援省本级资金7320万元,在71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覆盖贫困户11112户、50686人。在那些自然条件太差、生存艰难、发展无望的地方,则采取易地搬迁的做法,先后对6个县的7个贫困村实施了易地搬迁,配套建设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后续产业,实现了“八有”目标,把项目村建设成了面貌一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1.2万户、4.3万人从中受益。

尖扎县利用铁岭市援助资金25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和群众自筹资金1150万元,对7个乡镇的200户贫困户实施了易地搬迁,并扶持项目户从事二三产业,使“铁岭村”成为我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示范村。走进今天的铁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绚烂夺目的新农村画卷:四通八达的硬化道路,焕然一新的居民院落,生意盎然的产业基地……

2006年以来,我省利用辽援省本级资金5080万元,拉动银行贷款5.3亿元,扶持了149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对企业在流动资金、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2014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乡的将军沟、麻庄、上滩村和朔北乡的菜子口村、城关镇的李家磨村等5个村,实施以青海青草源现代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龙头,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土鸡养殖增收项目。项目共涉及贫困户940户3975人。该项目已成为这5个村的支柱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户均增收4800元,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以上;在湟中县4个村安排辽援项目资金808万元,实施以中藏药材连片种植为主的增收项目。通过发展中藏药材种植,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扩大药材种植规模,进而打造县域优势主导产业。今年,这4个村实施的中藏药材连片种植项目已初见成效,他们种植的药材,岀产各类中藏药材销售收入达860多万元,。面对眼前的一派丰收景象,农民们喜在心上,笑在脸上。

辽援资金促进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我省共安排辽援资金1895万元实施了“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这是化隆回族自治县谢家滩乡下河滩村在“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中,用辽援资金新建的综合服务楼,它包括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2014年,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安排300万元辽援资金,专门用于平安县三合镇西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今天的西村,能够旧貌换新颜,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全面提高,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变,即得益于这一项目的实施。辽援高原美丽乡村项目,是海东市平安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共建单位中帮扶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而西村的村庄整治则是全县惟一一个实现了全覆盖的村庄。

抚今追昔,这里的农民群众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项目建设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好评,并连续三年被省上评为先进单位。正是凭借这些切实有力的帮扶措施,我省许多贫困乡村改变了面貌,许多贫困人群走出了贫穷的阴影。也正是通过一个个帮扶项目的实施,干部队伍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安排辽援省本级资金1000万元,与团省委一起,在我省西宁、海东、海西等地的9个县(区)实施“青春创业扶贫行动”项目,为当地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一项目主要是对具备条件的大学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等与产业扶贫相关,并且能够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创业项目进行贷款支持、导师支持和培训服务。按照每个大学生团队贷款50万元的标准给予项目支持,贷款利率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由县扶贫局按合作银行基准利率给予年度全额贴息。

治穷当治愚,扶贫先扶智。2006年以来,我省利用辽援资金5180万元,实施了“雨露计划”,开展了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转移贫困劳力4万人(次),转移率达到95%以上,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开展贫困地区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4.5万人,培训各级扶贫干部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000余名,较好地实现了既给项目,又教老百姓技术,扶贫扶智相结合的预期目标。

教育的落后、信息的闭塞,是一些地方被打上贫困烙印的重要原因。针对我省贫困地区在这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辽宁有关学校雪中送炭,与我省100所中小学、15所职业中学结成帮扶对子,选派100名教师来我省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安排我省270名教师赴辽培训,为我省贫困地区培训卫生、教育、环保、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上千人。锦州、鞍山、抚顺等市通过在当地开设青海初中班和高中班,代培我省贫困地区学生1300余名,这些学生回原籍参加高考的上线率达到9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锦州市所代培的548名大通县高中生,先后有4人获得了我省高考状元,13人考入清华、北大,本科上线率达100%,这一成绩,成了大通县高考史上的奇迹,在我省各族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真情。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辽宁省委、省政府在第一时间捐款5500万元,并派遣救援人员日夜兼程地赶赴灾区救灾。辽宁全省各个行业、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向玉树藏族自治州灾区捐款捐物达2.05亿元。在玉树的灾后重建中,辽宁省承担了巴塘乡的重建任务。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援建工作,辽宁省领导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先后多次赴玉树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问题。广大援建人员克服高原缺氧等诸多困难,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重建一线,不但确保了他们负责援建的51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而且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2011年11月8日,两省在玉树巴塘乡举行了重建项目交接暨捐赠仪式,辽宁省和青海省的党政领导出席了交接仪式。两省领导共同为巴塘乡寄宿制小学等14个援建工程竣工剪彩。辽宁省同时向玉树县巴塘乡捐赠资金300万元。

在20年的帮扶工作中,辽宁省一批又一批的帮扶干部,把青海视为第二故乡,把促进民生改善、解决基层难题、密切党群关系作为突破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克服高原反应、身体不适等困难,勤勤恳恳,积极工作。他们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走村串帐,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与青海的各民族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感情,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赞扬。

为了更好地贯彻“长期坚持,继续扩大,不断提高”的方针,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经济技术协作原则,辽青两省自1999年首届青洽会以来,已签订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17项,签约金额50多亿元,项目涉及商贸流通、工程建设、技术改造、人才培训及矿业开发等多个领域。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最佳配置多种生产要素,提高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率,两省有关部门和企业坚持把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放在优势资源的开发上,努力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两省经济技术协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

20年的帮扶接力,20年的守望相助,20年的心手相牵,20年的浓情相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凝成一曲动人心弦的协作之歌。

20年中,有多少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值得记忆,又有多少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迹值得传扬!

一些颇具特色的思路和做法,也在20年的实践中结晶成一粒粒闪亮的珍珠,成为新时期对口帮扶的宝贵经验。

贫困地区的受益群众表达对辽宁帮扶的感激之情。

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

辽宁省满腔热情的对口帮扶,受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交口称赞。大家都说,他们是捧着一颗真心,带着一路风尘到青海来的。虽然两地相距遥远,但两省人民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青海各族人民衷心感谢辽宁省20年如一日的倾力帮扶,青海各族人民会永远铭记辽宁省20年如一日的倾情关爱。青海各族人民决心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加突出的业绩,回报辽宁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深情大爱。

辽宁与青海兄弟般的友谊如昆仑松柏不老。辽宁与青海兄弟般的友谊似渤海绿水长流!(马青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