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一线故事:“金土豆”撑起小康梦

24.08.2015  13:36

  8月中旬,寺坪山上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向四周望去,满眼是绿油油的马铃薯秧苗,再仔细看,一垄垄秧苗下面都铺着白色的地膜。

  “你看,这些秧苗长得多好!苗下还有数不清的洋芋在地里‘下茬’长着呢。”平安区寺台村党支部书记王昌盛说,“是县扶贫部门的‘一片白工程’让寺台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被村民们称为“一片白工程”的是2013年区扶贫开发局在这里实施的全膜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这个项目也让寺台村成为海东市平安区最早种植全膜马铃薯的村庄。

  “前些年种地只能‘哄’个自家的肚子,变不成钱。”村民孙占虎说,“如今,种的是‘金土豆’,鼓了村民的腰包哩。”

  寺台村是“靠天吃饭”的山旱地,以往村里每家每户都种些小麦、燕麦、豌豆、蚕豆和油菜,品种倒是不少,但种植面积都是星星点点的,但形不成规模和产业。再加上寺台村地处三合沟的沟脑里,交通不便,让村民们外出打工受到了很大限制。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那时的寺台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也是扶贫部门牵挂的一个村。

  2012年,平安区扶贫开发局成立调研小组,到寺台村走村串户,倾听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见,要为村民们找出一条有效脱贫致富的门路来。

  扶贫开发局调研后觉得,寺台村土质好,昼夜温差大,出产的洋芋品质高,而且大多数村民也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意愿。于是,在寺台村发展全膜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好事多磨。村民们祖祖辈辈习惯于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要让他们都接受“全膜马铃薯”这一新鲜事物也并非易事。“洋芋卖不出去怎么办?”“劳动量会不会增加很多?”……村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盘算和顾虑。

  请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讲课,算各种作物的收益对比账,承诺联系销售商……扶贫开发局、农业部门和三合镇的干部没少想办法。

  2013年,项目实施后,扶贫开发局和农业部门为村民们配备了微耕机、马铃薯收获机,发放了地膜和马铃薯专用肥,并以补贴价提供优质马铃薯薯种。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开着农用机械翻地、起垄、铺膜,马达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但就是这样,还有村民不为所动,“犟板颈”张维录就是其中的一位,他40多岁,一来他家中能干农活的人少,二来他本人也对全膜洋芋的信心不大,想种管理难度较小的燕麦。因此,当扶贫干部和乡村干部多次找上门做工作时,他都以“明年再种”相推脱。

  为了让张维录家也种上全膜马铃薯,支书王昌盛组织张维录的叔叔等几位村民帮他施肥、起垄、铺膜……他们足足干了3天,为张维录家的8亩地做好了秋覆膜工作,给来年的下种做好了准备。看到干部们这样做,张维录也不好意思了,到了第二年春天,不用别人催促,他自己按时节在铺好膜的地里下了种。

  2014年春天,寺台村共种下了1026亩全膜洋芋。

  2014年9月,寺台村迎来了第一批全膜马铃薯的收获。随着马铃薯收获机从地垄上开过,一个个大小匀称的马铃薯从地里被翻出来,好像许多白白胖胖的娃娃坐在田地里,这情景让村民们满是喜悦。

  张维录看着自己家地里每亩也挖出了几千斤的洋芋,感叹道:“科学种地就是好,不服不行啊!”

  村民们掐指一算,全膜马铃薯比传统方法种植的马铃薯每亩增产二三千斤,亩收入达2500元,是种油菜籽、小麦和燕麦的2到5倍。仅这一项,寺台村当年平均每户收入1.3万元。

  2015年,寺台村全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500亩,预计全村这项收入可达600多万元。

  “全膜马铃薯扶贫项目为我们配备的农用机械派上了大用场,村里少养了300多头骡马,也把操心骡马的劳动力解放了,他们现在可以干别的营生挣钱了。”村民孙占虎说。

  全膜马铃薯保墒抗旱,特别适合山旱地种植。现在种植面积大了,形成了产业,马铃薯不愁没人要,到了挖马铃薯的时节,经纪人主动到田间地头收购,寺台村的马铃薯卖到了江苏、上海、河南、山东。

  在寺台村全膜马铃薯种植真正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辛元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