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生态农业 打造柴达木品牌

27.07.2018  10:43

  青海新闻网讯 柴达木生态农业该如何发展?各地政府如何打造千亿元产业?企业如何实践千亿元产业?……在7月25日州政协举行的“柴达木生态农业发展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政协委员、海西州生态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管理者汇聚一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建言献策。

   海西特色产业情势大好

  海西州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大气、水源、土壤、草原、生物等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全州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的最大优势和最大价值,同时,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干旱少雨、草场沙化,生态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构成了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西州是青海重要的枸杞种植地,又是全国藜麦的最佳适生区,海西福牛、茶卡羊等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市场广阔;蒙古、藏、回、土等36个民族构成特色的人文景观,“天空之镜”、茫茫戈壁、雅丹地貌、千里冰川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会上,专家和委员纷纷表示,发展海西州生态农业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企业要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海西的特色生态农业做到最大化。

  “海西州特色产业很多,茶卡羊、天峻牦牛、柴达木枸杞等,海西州发展生态农业情势大好。”青海省畜牧专家张寿说,只要努力打好组合拳,可以完成千亿元产业集群。

   企业发声:如何发展特色产业

  大家紧紧围绕企业实际,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开展热烈讨论交流。乌兰金泰哇玉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15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带动周边牧民脱贫,缓解当地就业压力;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天峻县湖源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市场需求、政府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牧户”的思路,积极发展订单牧业,有效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采用国际有机标准,实行规模化种植,柴达木枸杞种植、加工、销售采用一条龙经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如何塑造海西枸杞品牌,州政协委员、公司董事长邱雪梅建议:“我们缺统一的商标、统一的LOGO设计,希望用产品品牌效应,把产品精包装后推向终端市场。”

  州政协委员、青海金色沙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一源提出,目前各地注册的枸杞品牌有雪域圣果、柴杞、柴达木、诺木洪、都兰红等各种品牌,品牌多而杂乱,品牌认知度低,没有形成有集聚效应和影响力的柴达木枸杞品牌,没有凸显枸杞产品的宣传优势。她呼吁,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如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追根溯源有保障;提议集中连片种植有机枸杞,给种植户保障和安全感。

  州政协委员、德令哈西海粮油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里琼提出富有高原特色的田园观光区的思路,建议全州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投入,丰富当地乡村旅游业的景点和内涵,借鉴国内外的景点成功案例,举办本地花田创作旅游艺术节,融入摄影创作、美术写生、影视取景等内容,丰富旅游的内涵,增加旅游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感。

   专家建言:发展好柴达木生态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海西州正处在率先在全省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全州正在以“四个转变”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凝心聚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提升民生福祉,加快农牧区现代化的重大要求,也是融入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

  “我们要做好生态文章,要走生态发展之路。”州政协副主席张纪元说,生态与大美海西相辅相成,产业和产品是安全和绿色的,生态是循环可持续性发展的;要围绕海西大局,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发展好,实现乡村振兴;支持好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支持合作组织;支持好一村一品和一镇一品。

  枸杞从原来一哄而上到现在规模化产业运营模式,如何让农民种出标准的有机枸杞?柴达木枸杞如何走国际化道路?青海省畜牧专家马玉林建议,政府要有标准和实施有机品质管理,加大人员培训,转换人员观念;政府要做科研,取得知识产权,以科技支撑和创新,企业抱团发展;利用当地生物产物开发生态产品。

  州内农学专家任刚指出,要振兴传统产业,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面对海西州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把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发展生态农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推动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把海西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