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一个贫困县如何“兜底”帮扶残疾人?
“好多次做梦都笑醒。”11岁的藏族女孩康珠永吉对记者说。
她平躺在散发着浓浓酥油味的家中,室内昏暗,眼睛却闪闪发亮。
脊柱侧弯90度曾危害她的性命,一次异常顺利的手术让她挺直腰板,尽管要平躺3个月静养,但她每时每刻都在憧憬未来的生活。
康珠永吉所在的青海省治多县,共有248名25岁以下残疾青少年已经或将要接受治疗,县政府为此安排了1500余万元的财政预算,而去年该县的财政收入仅1600万元。
如此程度的医疗救助,显得有点“不计代价”,但该县的干部们却觉得效果远超预估,“太值得!”
这是青海省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治多县所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已经有两个县开展了同样的医疗救助服务。“十二五”期间,该省一共为14万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
县长的发现和政府的决定
小时候,家人带康珠永吉去县医院看过,医生告诉他们无法治疗,这让全家人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和康珠永吉一样,今年19岁的才保也患有脊柱侧弯。家人打听到,才保的病症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手术费高达20余万元,即便凑齐这笔钱,大字不识的父母带孩子去外地治疗也不现实。
“治多”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长江源头”,该县位于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
治多县的残疾人在1200人左右,玉树州的残疾人共有15798名,占总人口比例为3.8%。其中部分残疾人致残是因为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所致,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
为治多县的孩子们检查病情的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钱邦平发现,“相较于全县3万多人口,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发病率颇高。”
康珠永吉和才保的身高和发育情况都和同龄孩子有很大差距,他们的肺功能丢失在50%~60%左右。不少患儿的脊柱侧弯度很高,在普通地区可能不是问题,但由于青海当地高原环境,即便是普通感冒,对于他们来说也可能引起肺炎、呼吸衰竭等病症。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治多县县长南阳一定会参加每周的县长接访日,他很重视和群众的交流。时间一长,南阳发现,困难群众中残疾人的比例较高,因残致贫的现象突出。一位家长甚至将患脑瘫导致大小便失禁的孩子带到他的办公室,让他深受震撼。
“我们做过调查,家里有残疾病患,那么医疗支出就占家庭总支出的40%至50%。很多残疾病患的家庭非常困难,让我们很心酸。”南阳说。
治多县在2013年至2015年间曾尝试为1000多名特困患者提供赴青海省慈善医院救治的机会,县财政承担陪护人员交通、伙食费、住宿费共计117万元,而如果为残疾青少年提供医疗救助,费用经预算高达1500余万元。
能否为治多县的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这个2015年财政收入仅有1600万元的贫困县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全县25岁以下的残疾青少年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女孩的希望与泪水
2015年12月,康珠永吉的家人接到县残联的通知,孩子可以参加治多县与青海省人民医院组织的筛查,如符合救治条件,可以免费进行手术。
经县医院筛选,第一批69名残疾青少年赶赴省城接受治疗。康珠永吉心中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自己这次远行是否可以改变命运。
医生团队还确定了11名赴南京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值得庆幸的是,她被列入赴南京鼓楼医院进行手术的首批名单。
2月29日,父亲陪伴着康珠永吉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入住脊柱外科病房。随同的还有一位治多县派来的志愿者,担任翻译、照料任务。
医院的护士们喜欢上了这批来自藏区的孩子。在住院期间,康珠永吉与护士姐姐聊天,还经常收到小礼物。手术后,护士们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
16天后,手术顺利完成,康珠永吉的身高从入院时1.23米增至1.31米,“长高”了8厘米,她的腰板可以挺直了。
返回青海的那天,11岁的小姑娘脸上挂着悲伤,她舍不得离开护士姐姐和外面的世界,但好在“回家静养3个月后,我还要回南京复查,可以见到大家了”。
孩子们在南京接受治疗的同时,治多县针对25岁残疾青少年救治的筛查工作仍在进行。3月8日,来自青海省人民医院的12名医疗队员在治多县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微科室”,接待来自索加、扎河等偏远乡村近200名患者就诊。
一些患者获得继续赴省城治疗的机会,更有病患现场就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30台助听器被免费派给治多县的听力残疾青少年,20岁的卓玛在佩戴好助听器后,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她听到了医生和家长的谈话,也听到了高原上的风声。
泪水从她的脸上流下来,在进行高低频语音听力测试声时,她“啊”、“咿”地叫着,手舞足蹈。
治多的模式推行以后,相邻的曲麻莱县也安排了1500万元左右的财政资金,对残疾群体展开医疗救助。
南阳介绍,截至目前,治多县医院初期筛查203人,专家组复筛298人,共计治疗248人。其中住院176人,门诊42人,筛查现场配送助听器30人。
也就是说,全县超过1/5的残疾人改变了命运。
“不计代价”的投入值不值得
南阳说,为了救治这248名残疾人,政府拿出来的预算是1600万元,这个数字恰好与该县去年财政收入持平。
钱从哪里出?治多县按照“基本医保+民政大病救助+保险+政府兜底”的方式支撑费用。目前,第一批省医院结算医疗费用33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115700元,民政低保医疗救助报销74858元,保险公司报销19340.65元,政府兜底122967.23元(第二、三批药费目前尚未结算)。此外还有患者、陪护、志愿者食宿交通等费用共计1640916元。
在南京鼓楼医院,治多县前期就垫付了185万元的医疗费用。康珠永吉一家人从治多县出发到南京,手术、住院、用药、食宿、交通等各方面的费用,家里没出一分钱。她的父亲说起这件事,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次性将这么多残疾病患送至医院就医,在该县历史上尚属首次。
治多县所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已将残疾人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范围,实现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医保和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市、县财政负担。
治多为全县残疾青少年提供医疗救助,意味着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面上再迈一大步。这种“不计代价”的投入是否合理?在对残疾青少年筛查中,治多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王萍陪着一个先天性心脏病幼儿的家庭去接受诊治,“医生说,晚来一个星期,这孩子就没了。幸运的是,我们救了这个孩子,你说值得不值得?”
今年23岁的才鼎(化名)肢体有残疾,很不幸,他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时间,没有进入手术治疗的名单,不过,和其他无法治愈的残疾青少年一样,他可以获得来自治多县财政给予的生活救助。
“我们将医疗救助项目进行延伸。”王萍说。她所指的“延伸”是指,对于已获治愈的残疾青年,进行就业安排,无法治愈的,发放生活救助,针对高原地区高发的病种,治多县已经建立预防和筛查措施。
才鼎随时可以在县城或州府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而在玉树州的康复中心,30岁的卓玛(化名)正在利用器械恢复因肌肉萎缩的小腿,以便更好地使用假肢。
“地震让我失去了右腿的一截,但通过康复,我仍可以行动自如。我希望恢复地震前的生意,今后装配更好的假肢。”卓玛说。
据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投入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经费近1.1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8.7倍,残疾人人均康复经费达376元。
另一方面,包括治多县在内,整个玉树州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共有8502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9.8%。对于这一群体,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同时,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两项补贴全部落实到位,已在全国处于前沿水平,对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突出的西部省份来说难能可贵,而治多县在助残领域的超额投入,正是整个青海省残疾人政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