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深读:开辟青海十三五发展的新天地

27.01.2016  07:13

张张民生大单绘出幸福青海

  打赢青海脱贫攻坚战、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城乡居民收入再增加、启动实施15年免费教育、建立农牧民进城购租房财政补贴政策、多项社保指标领跑全国、青海立体交通网将更发达……1月25日,省长郝鹏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对我省“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进行回顾时,给广大参会代表、委员亮出了一张张“十二五”青海发展的民生成绩单和“十三五”将实施的民生项目大单,沉甸甸的含金量让聆听报告的每一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不热血沸腾,对幸福青海“十三五”的发展满怀憧憬又信心满满,大家在学习报告、领会报告精神的同时,纷纷就报告给出的一个个民生大单进行点赞。正如一位来自牧区的政协委员所说:“聆听了报告,感觉无尽幸福正向我们涌来,作为青海人,我们以后会更加骄傲和自豪!

   民生大单1:“131”开辟青海发展新天地

  【大单蓝图】省委提出了今后5年发展的“131”总体要求,即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具体就是,把握中央提出的标准与要求,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突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铸就青海精神高地;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新目标。

  【代表委员感言】“131”的总体要求,把握发展趋势,回应群众期待,凸显比较优势,这必将有力鼓舞全省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干劲,必将开辟出青海“十三五”发展的新天地。”

   民生大单2:打赢青海脱贫攻坚战

  【大单蓝图】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精准识别,我们确定了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2019年,确保现行标准下的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2016年,我省将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省财政统筹安排44亿元扶贫资金,整合引导各类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启动实施“八个一批”行动计划,确保6个贫困县摘帽、400个贫困村退出、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扶贫成效】“十二五”期间,我省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5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3倍,贫困发生率由33.6%下降到13.2%,全省百万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

  【代表点评】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下手之早、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不仅赢得全省各族群众的一致称赞,且赢得多方瞩目。相信我省“十三五”扶贫攻坚会收获更大的民生福祉!

   民生大单3: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大单蓝图】“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点生态治理区全覆盖,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深入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美景】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增草增绿增水成效显著,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祁连山生态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有序推进,青海湖水域面积15年来最大,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

  【委员感言】大美青海,美在生态!这是让每一位青海人能够自豪骄傲的资本,相信大美青海的生态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民生大单4: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大单蓝图】2016年,我省将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国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等政策,落实援企稳岗、社保补贴政策。加大财政对农牧民的直接投入或股权投入,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标准,对农村牧区贫困户开设农家乐和网店给予补助。鼓励城乡居民依法合理增加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

  【收入喜事】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全省人民生活水平又上新台阶,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由“十一五”的1493亿元增加到4649亿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2%,是增长较快的时期,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5%,接近翻番。

  【委员点赞】这些年,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是前所未有一路飙升。

   民生大单5:农牧民进城购租房将有补贴

  【大单蓝图】今年,我省将推进以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供给制度改革,支持进城农牧民在城镇购房,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政策通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释放住房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在此基础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牧民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进一步放宽西宁市落户限制,建立农牧民进城购房和租房财政补贴政策。

  【住房改善】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我省城乡居民住房全面改善,建设城镇各类保障性住房44.4万户,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百万人口圆了安居梦。50.2万户农牧民住房得到改善,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到29.2平方米,房屋质量和抗震性能大幅提升。11.3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藏区县城全部实现供暖。

  【代表点赞】农牧民进城购房、租房门槛降低还有补贴,这是在全省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升级换代后的又一惠民举措。赞!

   民生大单6:立体交通网将更加发达

  【大单蓝图】“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100公里,新增高速化公路2000公里,全面形成“一主八辅”民用机场运营格局,建成西宁和格尔木两个综合交通枢纽,使我省立体交通网络更发达。

  【立体出行】“十二五”期间,全省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化公路突破300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突破1万公里,总里程达到7.56万公里,基本实现市州通高速、区县通二级路、乡镇和村通硬化路。铁路建设再创佳绩,兰新二线和西宁火车新站建成投运,我省进入全国高铁网,青藏线实现大提速,格敦铁路青海段基本建成,格库铁路开工建设……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386公里。空中走廊加速扩容,西宁机场二期、德令哈、花土沟机场建成,果洛机场校飞,初步形成“一主六辅”民用机场格局。

  【委员点评】随着我省立体交通网越来越发达,大美青海距离世界各地人民将越来越近,会有更多客人涌入感受速度青海、幸福青海的神奇!

   民生大单7: 15年免费教育将实施

  【大单蓝图】我省将继续实施教育惠民项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6年春季开学开始,对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5年免费教育,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和内涵建设,积极推进青海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支持青海民族大学建设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教育发展成果】“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长足发展,1+9+3教育经费保障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93%目标,异地办学规模扩大,新建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我省综合性高职院校的空白,中职教育就业率达到95%以上。青海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青海师大新校区建设全面实施,全民族大学博士生培养实现零的突破,高等教育进入提升发展新阶段。

  【代表点赞】近些年,越变越美的是学校,教育经费保障和免费教育使“有学上、上好学”成为现实。相信随着15年免费教育的深入实施,我省的教育民生将更美!

  [1]  [2]  [3]  [4]  [5]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