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海东特色小镇建设
群科新城一隅 摄影:苏昂欠才让
远眺印象·袁家村 摄影:颜金梅
建设中的平安印象·袁家村 摄影:颜金梅
互助县南门峡美丽乡镇安居工程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海东市已开工建设化隆群科拉面特色小镇、平安“光伏小镇”、循化撒拉尔水镇、乐都鳳山新城四个特色小镇。同时,海东市还明确提出:要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引导和鼓励一批中心镇、特色镇、边界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构建以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为引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
目前,海东市共有19个乡镇纳入《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3-2020年)》美丽城镇建设,化隆县群科镇、民和县官亭镇已纳入全国第一、第二批特色小镇,平安区平安镇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循化撒拉尔水镇旅游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旅游局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化隆群科拉面特色小镇,以拉面绿色产业园建设为标志,产业园一期占地面积56亩,计划总投资1.7亿元,已于11月25日奠基启动。平安袁家村·河湟印象,投资10亿元,占地约1000亩,分汽车营地、乡愁民俗、乡土电商、富硒科技四个板块。以富硒科技文化产业为依托,结合平安古驿文化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具有河湟文化风貌的综合服务展示区。项目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7日开工建设, 2018年核心区开放,2019年全面运营。同时,结合海东工业园区电力储能新技术,升级打造“光伏小镇”。循化撒拉尔水镇,投资30亿元,规划面积5000亩。11月30日,投资10亿元的一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分为三大板块,主要有“白驼山庄”撒拉风情体验区、“温泉半岛”黄河温泉度假区、“黄河彩篮”绿色生态休闲区。乐都鳳山新城,总投资约110亿元,总规划用地约3.5平方公里,以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四大产业为主导,规划建设鳳山书院、国际学校、湟水河水上漂流、低空运动基地、健康养老社区等,该项目于11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
近年来,海东市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先导性工程,加快城镇道路、商业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牙同高速、循化至隆务峡高速公路,民和至平安小峡、川口至大河家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全市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沥青(水泥)公路。近三年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实施化隆群科、民和官亭、互助加定、乐都瞿昙等美丽城镇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绿化攻坚、棚户区改造和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也直接助推特色小镇发展。同时,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重点做好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政策完善等工作,借助企业招引企业,通过产业聚集产业,为特色小镇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12月2日,市委书记、市长鸟成云在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明年工作务虚会上强调:“要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及精准扶贫等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据了解,海东市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提升工程,2018年起实施“乡村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联合高端专业机构,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摸家底,建立资源库和项目库。争取各县(区)每个乡镇都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和培育旅游经营主体,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制度规范、标准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开辟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大力推进生态家园美化工程,继续深入推动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抓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风貌。明年,每个县(区)选取2个以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高标准建成全市乃至全省具有品牌效应的美丽乡村建设亮点工程。着力实施好全省“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方案,把“厕所革命”从景区向城市农村拓展。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持续推进群科、官亭、丹麻、三合、扎巴、街子等美丽城镇建设,加快鳳山新城、循化水镇、群科拉面特色小镇建设,形成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各县(区)建成一批综合服务型、旅游型、商贸型集镇和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构建县城、城镇、农村梯度有序、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市级专项资金奖补特色小镇建设。从今年12月中旬开始到明年3月底,在全市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百日行动”,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努力形成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