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青藏高原首个动车所
9月4日,首列“和谐号”动车抵达青海西宁,也意味着动车首次驶进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很多市民在期盼动车早日运行的同时,不免好奇:平日在平原风驰电掣的动车,能否适应高原“生活”?9月9日,本报记者带着大家的疑问和好奇,走进动车所,一探动车的高原“生活”。
●动车有个很大的家
9月9日,当记者走进“和谐号”动车在西宁的“家”——青藏铁路公司西宁车辆段西宁动车组运用所(简称动车所)时,被眼前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望不到头的景象所震撼。近10米高的动车所是一个全封闭库,全长286米,容纳211.5米长的动车绰绰有余。透光的顶棚保证了车库的光线,天蓝色地面映衬着四周白色的建筑,显得明亮而整洁。这里既是动车的休息室,又是疗养院。头戴红花的白色“和谐号”动车组就停在一侧离地约一米高的轨道上,“这是一个有着三层作业平台的两线库,是针对动车建造的,同时能容纳两列动车组检修保养。由于动车的车顶、车身、车底都需要检修作业,因此,作业平台也分为上中下三层。每趟运行完的动车组,都必须到这里接受全面的检修,包括走行、车内设施、设备等很多项目。”西宁车辆段动车所书记卢云峰说,“动车所刚刚建成,目前有些设备正在安装,后期的零星安装还没有完。”
●高原上的动车能抗高寒抗风沙
这是动车首次来青海,更是首次登上青藏高原。为了保障动车安全,西宁车辆段的动车所也是目前我省最先进的列车检修库。
和行驶在平原的动车组不太一样的是,驶进青藏高原的动车组需要适应高原的气候,因此,这列“和谐号”动车组是专门设计制造的高寒抗风沙动车。卢云峰说:“兰新二线穿越青海、甘肃、新疆,既有高海拔,也有戈壁的风沙,因此运行的动车必须要适应高原气候,这列动车是专门设计的高寒抗防沙动车。”
动车由车头和八节车厢组成,全身白色,两车厢的间距很小。“原来的车厢不带动力,全靠火车机头拉动。动车不一样,车厢本身带动力,就好比汽车的两驱、四驱之分,动力更好,速度更快。”卢云峰说,“车厢是全封闭的,类似飞机的客舱,车内循环系统全靠空调换风。排污全部采用集便系统,零排放,对环境没有污染。”
动车组正式运行时,将配有两名驾驶员,一名随车的机械师。目前,动车的列车员正在接受培训,对列车员的要求也会比既有列车更高一些。
●检修人员一边学习一边调试
在动车所,一列动车设备调试、检修需要几十个人为它服务,包括检修、设备调试、保养等。除此之外,动车所外,还有机务、电务、信号、车站、厂家、调度指挥、保洁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为其服务。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
在“和谐号”机头前的探伤设备前,检修人员李佳睿跟在厂家人员身边,学习设备的调试、对重要部件的检测。她熟悉普通列车的检修流程,但对动车的检修保养还是头一次。她说:“动车组的检修和普通的列车完全不一样,它的检修、调试更多的是运用专业设备来完成,因此很多数据、信息都要求我们熟记于心,不能有丝毫差池。”
面对青海的首列动车组,对动车所的67名工作人员而言,需要学习全新的业务知识。“动车的维护、保养、检修与原来的都不一样。科技含量高了,检修工作更细了,要求的检修质量更高了。目前,动车所的人员正在培训,设备在调试当中。”卢云峰说,“我调到动车所两个月,学习了50天,包括到青岛段、沈阳段、西安段等动车运行较为成熟的地方轮流学习。而且,每天我们都在学习班,由厂家培训。我们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新建的兰新二线线路的检测,都靠这列动车组。等设备调试好了,就要上线路,既是检测线路,也是对动车本身的试验。(魏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