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中国生态审美智慧

28.03.2017  12:34

      3月18—19日,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美学:文献基础与理论拓展”学术研讨会暨“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济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美学研究领域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生态美学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应运而生的美学形态,如今已成为我国学术领域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形态,并与国际学术界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英美分析哲学环境美学形成三者交流对话发展之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表示,中国语境下的生态美学研究必须紧密结合自己的国情,继承发扬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使之具有更加明显的“中国气派”与“中国作风”,改变生态美学研究中“西方中心主义”的状况。

  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张政文建议,生态美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应该以具有时代性、现实针对性的议题对整个课题框架加以统摄。在中国学术话语建设的自觉意识下,以我们自身标识性的概念作为工具,将文献资料有机地整合为一种知识形态和思想体系;将生态美学基本思路、方法、标识性的概念以及最有创新性的议题,形成在当代世界语境中的中国生态美学体系。在现代技术条件之下,可以考虑打造生态美学文献数据库。

  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陈望衡认为,发掘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文献时既需要加以提炼,还需用现代概念加以表述。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程相占提出,研究中国生态审美智慧的方法论时既要处理好“历史还原”与“当代重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又不应忽略从“美学”的角度去阐释中国历史文献。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曾军建议,在开展中西古今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时,应该注意不同思想起源的生态美学思想在一定时期的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应以当代中国的生态美学作为立场,对生态美学作中西古今的类型区分。“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新的目标,将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创新的生态美学文献翻译成西方主要语言,参与全球生态美学思想的交流,以扩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话语体系的影响。”曾军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