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干部刘云军的能耐大着呢!

26.06.2019  22:45

刘云军巡病房。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朵海平 报道) 藏族人会客有个“三口一杯”的传统,主人给客人敬酒,客人端杯先喝一口,主人把杯子倒满,客人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斟满,这样喝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自然,不知道这个传统的,饮了满满三杯的有之,这多数是外地客人。

  说起客人,在藏区玉树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夏天来玉树的是朋友,冬天来玉树的才是亲人。”当地人以此来比喻玉树“冬天极寒,夏天稍微好点”的高原气候特征,内地人到那里往往是待不久的,所以夏日里到此一游的比较多见,可真要扎根在那里长时间工作、生活的,是少之又少。

  但记者万里寻一,偏偏寻着了这么一位,他叫刘云军,是一名援青干部,他在玉树待了整整三年。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嘛也不短,尤其是身体在适应气候环境的过程中,按照刘云军幽默的说法是,“头痛得难受,心跳厉害,最怕深夜无眠,每一个黑夜里的煎熬,都让我有种‘难忘今宵’的刻骨铭心。”

  玉树州的平均海拔是4200米,在玉树市会稍微低一些,可对于生活在北京市那样几乎与海平面等高地方的刘云军而言,他到玉树来,简直是一下子窜上了云端,印象中那该是孙悟空的专属模样吧。

  而在玉树州人民医院所有职工眼中,刘云军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孙悟空——“能耐大着呢!”。

  2016年8月4日,响应北京全面援助玉树、医疗队精准帮扶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号召,从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刘云军带领5名医疗专家来到玉树,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并担任玉树州卫计委副主任、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职务。

刘云军询问前来看病的病人。

   “我们来了,他们却要走”

  来到玉树州人民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刘云军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69份职工申请调离和病退的报告。

  医院人事部门负责人向刘云军汇报了这件事后,让刘云军倍感焦虑,“一个仅320多名医护人员的医院竟然有这么多人提出调离,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技术骨干,这还了得?”刘云军先“稳住”这些人,他要他们给他三个月时间,然后再做决定。

  就这样,刘云军上任的第一天,他还未来得及缓口气,适应一下高海拔气候,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为了留住人才,刘云军走访科室,详细了解医院情况。“原来,导致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是老旧的工资绩效制度。”刘云军发现医院内部运营机制和职工工资结构出了问题,普遍存在着一种吃“大锅饭”的现象。

  “在我调研的时候发现,从医生到护士甚至到后勤,职工慢工怠工的情绪严重,医院一个月转出的病号高达2000人的统计,就能说明医务人员的消极了。还有一个后勤上的例子,有时天热的时候,我们的职工们都热得冒汗了,可暖气还供的很足,医院的暖气是自己烧的,后来发现卖煤的和烧锅炉的私下有些交易,烧锅炉的为了两包烟或两瓶酒的小便宜,不管天热天冷,就使劲烧煤。我发现这些不合理不合规的现场后,就下决心医院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刘云军告诉记者。

  刘云军先从职工的绩效入手,启动了新的绩效分配方案:将原先每个季度30万元的工资绩效,提升到了50万,再根据职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分发,由领导干部带头降低绩效,逐渐向临床一线倾斜,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增加夜班费和临聘人员的工资。

  这样的改革也遇到了不同的声音,“这样搞行不行啊?”“医院在亏损,还要拿出这么多钱搞职工福利,简直是瞎搞。”。

  行不行?有没有瞎搞?成绩说了算。

  “我们新的绩效制度让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医院在实行新制度的第二个月就见了成效,止住了每月4到8万的亏损,到第三个月,我们已经扭亏为盈,赚了2万元。”刘云军对记者说,要知道作为二级甲等医院,之前玉树州人民医院已亏损了1323.24万元。

  这一步走出去,职工们看到了希望,再也没有出现一例人才流失的情况。目前据记者了解,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员工工资绩效较改革前提高了9.1倍,月平均工资已达到9000元,在玉树州所有医院,甚至其他行业中,都属于偏上的待遇。

刘云军在工作。

   “医者仁心,患者便宽心”

  医院的本职工作就是给病人看病。

  刘云军想办法将现有的人才留住,这样还不够,他要提升整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我刚来的时候看到医院有很多先进的设备,可是都放在一旁不用,后来得知是医院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员,所以才萌生了培养技术人员的计划。”刘云军说。他首先利用北京专家的专业技术特长,实施“手拉手”、“结对子”、“传帮带”计划,努力打造一支梯队合理、技术精湛、人员稳定的人才队伍。同时又制定了“请进来”、“送出去”和“本院骨干压担子”三种人才培养方式和公平的激励机制,外送医院科室骨干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人数达到101人次。

  “技术人才才能支撑起新学科的创建和新业务开展。”刘云军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最终的目的是,根据玉树百姓的疾病谱、多发病和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北京专家、省级医院专家和本院现有医疗技术骨干力量,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

  在他的全盘谋划下,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眼科中心、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中医门诊、消化窥镜中心、皮肤病特色专科、外科微创中心、胸痛中心、PCR实验室、高原适应研究康复玉树分中心、脑血管内分泌科共计14个新学科,同时优化了妇产科、体检中心、120-ICU-急诊、内科3个科室的医疗资源,新开了6个病区,相继开展了127项新技术、新业务。

  其中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2017年3月9日成立投用后的第13天,就迎来了三胞胎兄弟的转院,这个事情在玉树当地社会和新闻媒体上引起了极大关注。

  “刚接诊三胞胎时,病情危急,三个患儿全身青紫,体重最低的1000克,最重的也只有1100克,同时还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等多种症状。”玉树州人民医院新生救治中心医生索南伴久向记者介绍说。

  “像这样严重的病情,如果没有提供生命支持的设备仪器,没有无菌的环境和专业的救治护理人员,这些危重新生儿病患的存活率很低。可他们是幸运的,还好我们的刘院长建了这个中心,经过三天三夜抢救和一个多月救治护理,病情最终得到了控制。”索南伴久说,而他们也成为了玉树州历史上成活的第一个三胞胎。

  目前,三胞胎兄弟已经有两岁多了,他们健康地生活着,迎接着未来充满了幸福和阳光的人生。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也继续为更多的新生儿带去希望和福音。据统计,该院2018年住院的0-1岁婴儿死亡率从2015年的13.6%下降到了2.3%。今年该中心计划扩建,增加监护病床15张,可以满足60万人口的儿童诊疗需求。

  如今,在刘云军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水平日益完善,并上了好几个档次,解决了玉树人民看病治病的需求。也因此医院和刘云军本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了很多荣誉。

   记者手记:

  三年的援青时间即将结束,刘云军用三年时间做到了“百姓不出玉树便可就医”。而他在这三年里,克服种种困难,一心扑在工作上,正如在开篇引用的“三口一杯”礼仪,来感概他的敬业:不得不说这个援青干部很实在,他本可浅尝辄止,应付回去,怎料却满饮了三杯,赢得到了主人家的热情和永远的感激!

玉树州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内,护士正在护理。

职工们在悄悄写卡片,表达对即将援青结束刘云军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