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 能致富 村民生活有奔头

12.12.2019  18:12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2019年夏天,黄河岸边的来玉新村里,李玉栋正在贫困户家里帮忙平整新家的菜园子。李玉栋是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员工,2017年5月,他来到扶贫攻坚第一线,在联点扶贫村黄南州尖扎县尖扎滩乡来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精准系扣子立足实际先扶志

  来玉村平均海拔3025米,距县城63公里的车程经过沟谷悬崖盘山而上,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村民的房屋还是几十年前的土坯墙,全村共有79户325人,贫困户达34户126人,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一半,村民人均耕地1.07亩,农业以种植青稞、油菜为主,农田旱涝不保,经济来源单一,村民半农半牧靠天吃饭。方圆几公里没有水源,数百年来,全村人依赖半山腰一口山泉用水。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条件之恶劣、资源之匮乏,远远超出李玉栋的想象。他暗下决心:必须带领村民脱贫,让他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世世代代仅靠外出打工、种几亩旱地和养几只牛羊维持生计的苦日子,就好像家门口的险山巨石一样,让村民无力改变。从长远来看,搬出大山,重建家园,是来玉村摆脱贫穷,实现全村致富最最有效的办法!

  李玉栋坚信,精准扶贫第一粒扣子系得准、扣得好,其他的才能对的上。

  然而,村民们沉默着,并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搬迁是好事,为什么不搬?”刚来的李玉栋硬是不信这个邪。他挨家挨户细听村民的心声,原来村民们不愿意折腾,是不相信能脱贫,觉得搬迁只是扶贫干部绕过了“本质问题”做做样子,他们怕没了牛羊和土地,日子过得更加艰难,搬迁部分自筹款更是打消了村民搬迁的念头。

  搬迁是大事,李玉栋一直放在心上。

  “来玉村‘造血’功能不足,带领村民积极主动创造幸福生活,扶贫先扶志是关键。”在熟悉村民的情况后,李玉栋四处奔走,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水利部门专项资金,将原容量为20立方米的水窖增容至100立方米,然后将山泉通往水窖的约一公里的老旧水管全部换新,先解决了村里的吃水难问题。

  半年多时间很快过去了,李玉栋不知翻了多少次山,跑了多少趟来玉村,终于和村民们成了亲戚邻居。但这个过程的辛酸与艰难,也只有李玉栋自己清楚。

   拓宽新路子 打开扶贫新局面

  来玉村地势险要,高寒缺水,也不适合规模放牧养殖。为了改善贫困现状,李玉栋绞尽脑汁寻找村民增收渠道,四处学习研究,发现藜麦是一种耐寒抗旱、适合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特色农作物,低脂低热的藜麦很受现在市场欢迎,其市场价格又高于青稞、油菜。于是,他自己研究藜麦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带领村民种植藜麦试验田。

  “李书记来了,带着藜麦种子来了。”2018年4月17日,村民们早早的翻好了山坡上的土地,伸长了脖子张望着,看到李玉栋便激动地站在田埂上招手。李玉栋跳下车,利索地背起藜麦种就往田里走。怕村里的牛羊踩坏试验田,他帮村民拉好网围栏,拿起铁锹培土,和村民一起铺上塑料膜,手把手教村民埋种,在田间干起了力气活。因为长期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李玉栋的脸部早已晒得黝黑,活脱脱一个地道“庄稼汉”。

  “原先山地里的粮食勉强只够我们吃饭,藜麦田让地里能长出钱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才旦是来玉村的年轻人,自己在尖扎县城开了一家摩托车维修部,也是村里最渴望搬迁的村民之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的藜麦亩产量达到160公斤,纯收入每亩2000元左右。为了让村民拥有稳定持久的收入,李玉栋想点子、谋出路,一边动员村干部逐家逐户做思想工作,一边跑项目争取资金。很快,搬迁的事就有了着落,经多方选址,最终将安置点选在了离县城不远处的黄河边上。

  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变化很快扭转了原先被动扶贫的尴尬局面,再提搬迁的事,山顶上的村民居然都同意了,这让前期吃了好几次闭门羹的李玉栋欣喜若狂,内心百感交集,这意味着他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肯定。

   住上新房子产业增收有盼头

  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相关要求,贫困户每户需要自筹1万元建房款,非贫困户每户需要自筹4.5万元,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减轻村民的筹款压力,李玉栋带领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多方奔走,为来玉村争取到由黄南州联点帮扶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提供的近90万元帮扶资金,将非贫困户每户自筹款减少到了2.5万元。

  2018年5月,以“帮扶+自筹”模式进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式在来玉新村启动。作为联点扶贫单位,黄化供电公司提前介入搬迁点电网配套设施建设,为新村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1.47千米,新装变压器两台,组立杆塔37基。2019年1月7日,来玉新村房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村民陆续搬迁入住,那个冬天,他们高兴地像过年一样。

  据李玉栋介绍,2015年底,来玉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左右,今年11月份,来玉新村已经通过省级验收实现了全村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000元左右。

  住上新房子,先脱贫后致富。李玉栋知道,只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来拓宽增收渠道,全村人才能依靠好政策,实现劳动致富过上好日子。

  2020年,当地政府将充分利用黄河岸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计划开发水上乐园、露天沙滩、黄河垂钓、生态采摘园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打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全新模式,让搬迁户真正过上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

  “这下好了,儿子也可以去县城上学,家人看病买药也方便了。”走进村民才旦的新家,一百多平方米的院落美观大方,藏式客房宽敞整洁,电热炕、取暖火炉均已安装到位,说起来年的新生活,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