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增活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工会召开工会专项改革推进会
“小改造大变化”服务群众主题活动
今年2月,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牵头成立了数据谷联合工会,为企业和职工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法律维权、交通出行、文化生活、工作用餐等方面,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和职工交流,构建了互促互动的和谐生态环境。
其实,这只是渝北区工会专项改革试点的一道剪影。“我们坚持以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服务手段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区工会改革,推出了一些新措施、提出了一些新办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改革成效。”渝北区总工会负责人介绍,全总党组书记李玉赋及市总领导对渝北区工会专项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相关工作被中央和市级媒体反复报道,并有来自广东、宁夏、万州、渝中等20多个市内外工会到渝北区学习调研。
拓宽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全区新建各类工会组织142家,总建会达到4110家,涵盖企业6695家;新增工会会员5672人(农民工913人),会员总数达到339759人(农民工44584人),建会和入会率始终动态保持在80%以上;各类工作力量由原来的14336人增加到目前的17122人……这是渝北区总工会在改革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为了把广大职工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到党的周围,在工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中,渝北区总工会努力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着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延伸党的工作手臂和工会的工作手臂。
他们着力加强传统领域的规范化建设,实现区、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的纵向工会组织网络全覆盖。加强新兴领域的盲点清扫,确保了工会对开发平台多、新兴组织多、创业群体多、流动人口多、建筑工地多、农转城人员多的领域进行组织网络横向拓展。加强群团服务站示范点的打造,牵头打造了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感知孵化园、武陵路社区、区人力资源市场、圣名世贸城建筑工地等6个“四创型”群团服务站示范点,确保全天候联系服务群众。
同时,加强工会工作力量的配备,通过严格履行相关民主程序,选举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并增加一线人员的比例,还组建了由230名工会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医疗、就业、法律、帮扶等方面的义务服务。加强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通过进一步合理确定全区工会经费分配比例,重点向镇(街道)、园区和基层工会进行了倾斜,基层工会在留成60%的基础上再增加7%的留成,主要用于补助工会经费无法保障的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的活动开展。
据了解,渝北区总工会在改革中积极探索创新工会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推进工会工作覆盖。通过探索建立条块链的工会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向第四级工会网格的有效延伸,能基本覆盖渝北辖区内的在册工会组织;探索运用“互联网+工会”的服务方式,创建完成符合群众需求的网上职工之家;探索推动工会工作社会化,使新时期职工的多元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我们还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职工服务运行机制,职工对工会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渝北区总工会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新出台10余个工作机制,健全了“以职工为本”的工作机制、“以职工为主”的活动方式、“以职工说了算”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工会委员联系点制度》和《工会干部“五个一”联系结对制度》,初步实现了工会服务在职工工作地、居住地和业余时间的三重覆盖。
引领建功立业创新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因此,动员职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是推进工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重点。
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渝北区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努力走在全市改革发展前列”这个事关渝北科学发展的热点,组织动员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渝北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他们创新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切实抓好劳动竞赛的组织和动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进一步扩大竞赛覆盖面,提高竞赛参与率,渝北区总工会联合人社、建委等部门及餐饮住宿联合会、商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非公企业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劳动竞赛活动。
例如,渝北区总工会牵头开展了建筑行业的职工技能大赛,联合开展了餐饮行业刀工、数控车床、钳工等技能竞赛,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全市性的职工岗位练兵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318场次,参赛职工达3.3万人。组织市、区、企业三个层面的技能专家、教授,深入全区7个非公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献技服务”活动23场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2期,培训职工500余人。共实施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200多项,提合理化建议2915条,创经济效益1123万元。
同时,着力抓好群众性创先评优活动,进一步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坚持群众提出、群众参与的工作原则,联合开展了以“小改造大变化”为主题的全区性服务群众活动,改造内容共涉及技术技能革新、停车场、公交站点、企业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共择优推荐3个改造项目参加了全区22个镇(街道)的路演;通过完善2年1评的基层创建表彰机制,加大以“工人先锋号”、“金牌工人”、“首席员工”、“技术能手”等评先评优活动的评选力度,增加评选内容,扩大评选范围。今年评选区级“工人先锋号”30个、首届渝北区“金牌工人”、“首席员工”、“技术能手”各10个、区级“先进职工之家(小家)”各20个,创建区级“职工书屋”20个,并给予了表彰。
做实维权主业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任何时候,为职工维权都是工会的主业。渝北区总工会始终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通过积极建立健全“与职工交朋友”的联系制度,使职工群众真正成为工会工作的中心,并通过建立完善职工维权维稳机制,健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在改革试点工作中,他们着力突出维权主业,紧紧围绕职工最重要、最迫切的诉求,坚持“雪中送炭”,做好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突出依法维权,通过提升劳资对话沟通协商合作的能力等方式与途径,切实把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责落到实处。
为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渝北区总工会努力构建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全区22个镇(街道),352个村(社区)、20余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了职工服务站(点)。建立了由390名工会干部组成的劳动关系信息员、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主要负责及时收集、整理、调解和上报本地、本系统、本单位重大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和职工队伍不稳定隐患。依托劳动关系三方四家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制定了《重庆市渝北区工会维权联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法律服务团”,联合人社、法院、司法、工商联、团委、妇联共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市外渝北籍农民工、区内职工和妇女儿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并积极推动非公企业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全区已建工会的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建制率达70%以上。
他们还着力在做实农民工维权服务工作方面下功夫,帮助农民工在城市中更有地位感和获得感。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群团服务站的建立,加强对农民工“源头入会、凭证接转、属地管理”的会籍动态管理,并配合“农民工集中入会”活动的开展,使全区农民工入会率始终动态保持在70%以上;工会“法律服务团”协助区人力资源市场群团服务站开展劳动维权210人次,追回农民工欠薪241万元,并协助宝圣湖街道总工会为农民工追讨欠薪200余万元;通过举办农民工转户进城政策宣传现场会,有效促进了农民工社会融合。
唱响服务品牌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渝北区总工会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全力拓展服务领域,着力健全服务机制,大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在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职工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他们积极规范做靓职工服务阵地,面向广大普通职工开展普惠性服务。为有效解决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在22个镇(街道),352个村(社区)职工服务站(点)打造集职工来访接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困难帮扶、法律援助、互助保障、综合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并加大资源统筹和功能整合力度,共同推进渝北区群团服务中心建设,联手进驻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群团服务窗口,增设了群团服务项目。在相关社会组织或企业整合活动阵地,统筹建立心理咨询室、职工书屋等活动阵地67个,为职工群众提供健身、咨询、读书等10余项差异化服务。
同时,着力巩固和发展“四季帮扶”等老品牌。共筹集各类帮扶资金近200万元,慰问1900余人,为15名职工提供了大病救助;共发放助学金近90万元,资助298名建档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圆梦大学;为356人提供或介绍了就业岗位,开展职工技能培训7场次,举办职工(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培训5场次;联合团区委、区妇联开展“爱在七夕·牵手幸福”2016年渝北区单身派对,最终有20余对青年男女牵手成功。持续深入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全区已有178个单位参与了互助保障计划,共有44000名职工购买了职工互助保险。为20000余名会员办理了惠工卡,实现了“会员卡”集成职工普惠化服务项目。
此外,积极创新和创立“创新竞赛职工互助”特色品牌。通过设立“渝北区职工技术创新专项资金”,5年内计划投入1000万元,首期2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专款专用于推动岗位职工创新竞赛,并用于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服务性,工会干部强起来了,基层工会活起来了,服务阵地转起来了,工作品牌亮起来了。”渝北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依托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持续推动渝北工运事业创新发展。
(通讯员 龙亿)
(责编:刘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