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12.10.2017  13:24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进入了新的“改革时间”。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一手抓改革方案出台,一手抓改革举措落地,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这五年,青海实现着新的“改革愿景”。省委深改组部署的323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省直有关部门还完成了604项改革任务,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方案相继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这五年,全省上下围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和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统筹谋划、前后接续、梯次推进,各领域改革向中心聚焦、向深处发力。

  ——经济生态领域改革抓住阻力大、利益调整难的硬骨头持续攻坚,推出一批标志性、关键性改革举措,努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改革支撑发展的动力作用逐步显现。

  ——从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在民生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解决了一系列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

  ——一批重要改革文件陆续印发,一批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实施,一批重点改革任务推进落地,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积极担当政治责任,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努力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成果满枝,使青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态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从严治党,强基固本,政治和党的建设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制定出台干部选任、监督问责、巡视巡察等法规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

  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五年时间,我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改革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改革统筹部署,细化落实改革责任,深入开展督察问效,建立高效运行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厚积成势。

   突出重点,经济领域改革全面发力

  9月22日,来自青海天下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许先平和青海俊辉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裴俊飞,在省政府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自助打印出首份“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全省首张“多证合一”电子营业执照打印而出,标志着全省省、市(州)、县(区)三级同步实现“多证合一”改革目标,提前一周完成国务院的改革要求。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激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棋局”,打通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愿景……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不断给行政权力“瘦身”。

  发布了省、市州、县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起规范透明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稳步实施“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目前,省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63项,全面取消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全国属于省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省份之一。狠抓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不断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通过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维护了市场秩序,激发了市场活力,在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省份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到了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重头戏位置。当年全省分类处置31户僵尸企业,化解50万吨钢铁、9万吨煤炭过剩产能,安置职工1088人;商品住房库存面积下降25.6%,去化周期降至13个月;采取要素让利、降税清费等措施,累计降低企业各类成本近60亿元;出台了降低企业杠杆率、推进市场化银行债转股等防风险措施,建立省属出资企业风险防控机制。

  向中心聚焦、向深处发力,经济领域改革呈现“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出台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薪酬制度改革等配套举措,建立起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18户省属出资企业正在开展董事会职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3+10”改革试点。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去年底全省国企公司制改革覆盖面达95%以上。

  全面贯彻精准脱贫方针,建立起“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016年,完成11.6万贫困人口脱贫、404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行委)摘帽目标,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农牧区综合改革纵深推进……要啃的硬骨头、要涉的险滩一一标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向前,一石激浪,以点带面,牵引带动其他改革一并推进。

   聚焦民生,社会领域改革多点突破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深改元年到关键之年,我省民生领域改革会议频次更密集,审议通过的改革方案数量更多,涉及面更宽,推进程度更深。

  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始终是改革前行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实干铸就的成绩清单——

  覆盖全省的基本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物供应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公立医院实现了县级到省级改革全覆盖;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统筹城乡居民医保、“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疾病应急救助、商保经办医保服务等方面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完成了我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系统对接,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跑腿”、“垫支”等问题。

  医改,关乎民生,情系群众。作为全国医改试点省份之一,我省立足省情、着眼民情,紧紧围绕“医保、医药、医疗”三医协调联动,制定出台了86个配套文件,充分发挥了各项改革政策的叠加效应,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青海样本”。

  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制定了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42项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不断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贫困学生家庭负担进一步减轻;加快推进高校布局及专业结构调整,扶持建设了一批独具高原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盐湖化工等重点学科,助力我省实现“四个转变”,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司法体制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推进员额制改革,建立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体系;强化对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司法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工资制度改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用,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年工资水平大幅度增加;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我省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的“获得感”普遍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提高了政府缴费补贴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较国家标准高85元,位居全国第四西北第一;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2005年起连续13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调整后待遇继续位列全国前列西北第一,“一主多辅”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从精准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到司法体制改革,再到教育、医疗、社保,一项项牵涉群众生活方方面面、涉及深层次调整的改革,都以群众获得感为指针,瞄准“堵点”“痛点”,逐一破题,精准发力。

   扭住关键,生态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因此,我们省情特殊,责任特殊。

  2016年,我省肩负起国家生态文明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任务,在三江源地区大胆尝试、扎实前行,探路国家公园体制,描绘了改革蓝图和实现路径,制定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

  施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这是我省第一部省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也是我省走生态文明之路的一次重大进步,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国家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后,我省及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全面承接落实中央方案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治理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各项基本制度,标志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和典范,是绿色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

  我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及时制定了实施试点方案的部署意见和机构设置方案,组建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管委会,对涉及的4县进行了大部门制改革,实现了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编制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出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印发了科研科普、生态管护、特许经营等10个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构建了基本配套的政策体系。把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组织管护员开展山水林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让他们吃上了“生态饭”。

  主体功能区制度全面落实。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建成了1:25万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态功能红线基础数据平台,为我省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育、重点开发区集聚集约开发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保障。

  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格尔木、贵德、祁连等市(县)“多规合一”和互助、都兰、海晏等县“三规合一”试点,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同时,积极运用试点工作成果,以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为窗口,建设“三规合一”信息化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效能和运行效率。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持续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更加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完善.....风雨前行,尽管会有巨大的改革阵痛,尽管会有诸多的风险挑战,但青海以更坚定的意志、更科学的方法,向着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孙海玲)

 

【省发改委】《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调研工作顺利完成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10月16日至21日组织开展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调研工作。2013年-2017年,下达封山育林182.人民政府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调研工作顺利完成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10月16日至21日组织开展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调研工作。2013年-2017年,下达封山育林182.发改委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调研工作顺利完成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10月16日至21日组织开展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实地调研工作。2013年-2017年,下达封山育林182.发改委
筑就生态文明的“青海风景”
天蓝水清,这里是青海。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