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打改革 “组合拳”——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三基四建”综述
青海新闻网讯 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幕的开启,全省各地的警营处处激荡着改革浪潮,月月都有新举措,事事透着新思路。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巧打改革“组合拳”,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以“三基四建”为抓手,蹄疾步稳,扎实前行,呈现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亮点突出的良好局面。
今年年初,省公安厅制定出台《2016年全省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主抓的重点项目》,确定2016年“四项建设”主抓的86项重点项目,明确了重点项目的责任人、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要求各项重点项目由厅党委委员及各地、各部门、各警种负责人主抓,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取得实效。
一批批暖心、贴心、放心的改革“红包”,聚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积极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彰显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改革目的。
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做群众的“守护神”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浪潮中,向科技要警力、向互联网要服务不再是梦想。为推进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促进和规范公安机关信息共享与深度应用,发挥公安信息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省公安厅强力推进各警种之间系统平台的有效整合,在警综平台中实现“一点登录,各系统平台间漫游”,尽快实现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2015年11月的一天,西宁市城东区的韩女士带着自己9岁的儿子龙龙,在西宁书城购买辅导书,由于未找见龙龙要买的教辅材料,龙龙提出要去对面的新华书店看看,韩女士就答应了龙龙自己去买的要求。40分钟过去了,可龙龙还不见回来。焦急的韩女士赶往新华书店寻找,在广播寻人未果的情况下,韩女士只好来到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仓门街派出所求助。派出所民警根据沿街视频监控,发现龙龙并未前往新华书店,而是沿东大街一路向东走去,经过连夜追踪龙龙行走路线,最后在西宁火车站发现了龙龙的身影。从事主报案到民警安全送回孩子,整个过程仅仅用了十几个小时。这当然离不开分布在西宁市辖区大街小巷的9000多个电子眼。截至目前,西宁市初步实现50%地区的网上巡防,在1111辆公交车上安装了视频监控和安全锤,在503所中小学配备了保安和安防设备,形成了“武装巡防、视频技防、内部自防”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控模式,有效压缩了犯罪空间。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三兰巴海村文化广场的电杆上、村委会办公楼的一角……一个个摄像头如同一只只“鹰眼”,居高临下,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并将这里休闲的人们、去上学孩子,来来往往的人都一一记录在“眼”里。在三兰巴海村警务室内监控平台,可从大屏幕上同时观察到许多监控点的实时情景,并能随时切换某个监控点的特写镜头、调看过去的视频录像资料。“有一家的玻璃被打碎后,通过监控视频查出了。”街子乡副镇长马万明向记者介绍道。今年,该县公安机关借助技防手段破获4起盗窃案件、2起抢劫案件,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44.4%。
基于此,全省公安机关将推进可视化指挥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情指融合、情勤对接的指挥一体化运行机制,使勤务部署更具科学性,巡逻防控更具针对性,侦查破案更具精准性,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实战指挥处置水平。
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当群众的“贴心人”
“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强警。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结合“三基四建”同步推进,才能充分发挥平安法治青海主力军、生力军作用,全面提升新常态下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能力水平,为青海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省公安厅厅长王正升说。
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政策上、制度上推出更多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今年,省公安厅紧紧围绕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认真梳理近年来的便民利民实践基础上,研究制订了交通、户籍、出入境、消防管理等四个方面的18项便民利民措施,使公安改革首先落脚到“惠民”上,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使社会各界和群众对公安改革给予更多理解支持。
“以往,当事人来回奔波办理异地身份证,不仅跑断腿,还要磨破嘴,现在实行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真是方便了不少!这是实打实的便民服务!”今年3月1日,西宁市全面启动省内户籍人口身份证异地办理制度,享受了快捷服务的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真没想到这么方便,领取号牌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10分钟内制作完毕,车主立等可取。”在西宁市车管所,市民邹明表示,“要为青海公安设立机动车号牌现场制作窗口点个赞。”
今年1月1日起,我省向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下放港澳签注制作权。同时,在西宁市实施部分人群省内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适用人员范围为在西宁市就业就学人员,可申请证件事由为团队旅游、应邀赴台、港澳其他事项。今年3月1日起,在设有县级公安出入境专职机构的市、州实施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电子化审批工作模式。
公安改革减掉的是行政审批“枷锁”,放弃的是“官本位”意识和不良风气。“直接进行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比以往节省将近2个多月的时间,这对我们这种小微企业来说真是个好消息”。西宁市城东区艾希网咖网络会所的法人刘震说。今年1月起,我省公安消防部门为方便群众,缩小行政审批范围,对投资额3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建设工程(含装修)可不申办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同时,还简化审批申报材料,对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场所装修工程,可不必提交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消防设计文件可采用能真实反映建设工程情形的白图或者示意图。
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打造人民满意的忠诚铁军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公安改革,着力提升服务民生发展水平,以“强基安民”行动引领“三基四建”工程,以基础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以队伍正规化建设健全基层组织,以警务实战化建设提升基本能力,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忠诚铁军。
针对点多面广,警力有限,如何从根本上“医治”警力不足等传统难题带来的各种顽症,是我省公安机关一直在思索,并极力想破解的一大难题。而“一村一警”和警力下沉工作机制,恰好破解了这一难题,这对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全力推动“三基四建”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和战斗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更好地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省4530名“村警”,全力协助基层民警开展各项工作。截止目前,“村警”共收集各类情报信息15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开展护村、护畜、护秋、冬春火灾防控等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逻万余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了公安机关的管控触角。同时,2015年10月底,从省、市州、县级公安机关抽调1263名警力下沉基层派出所,全面参与各项基层公安工作,实现了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警力比例由40%提升至60%的目标。
今年2月,西宁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首个集案件审核、案件指导服务、执法监督、立案审核于一体的案审中心。案审中心全面履行审核监督职能,对刑事案件立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提请逮捕等环节进行审核把关。办案单位按照立案阶段、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阶段及案件处理阶段的报审条件要求、程序和流程提交案审中心审查,并依据案审中心审核意见补充完善证据、查证落实线索,全面执行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有效实现了刑事案件办案程序的单轨制流转模式,减少了盲目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
结合我省公安执法实际,从执法最需要、最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入手,升级改造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推行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机制、建立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梳理、准确界定公安机关各项权力,努力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朝着法治公安的目标前进。
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队伍最缺什么就专攻什么”的原则,省公安厅全面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93期,培训民警13728人次。深入开展“东西合作、素质强警”工作,与鲁、桂、滇三省公安机关对口业务交流25批1100人次。制定《青海省公安机关爱警暖警11条措施》,成立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向全省373名公安英烈、因公伤残、重病和特困民警及民警子女,发放慰问金286万元,极大地凝聚了警心,提振了士气。
有问题必整改,有难题必克服,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这是全省公安改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