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攻坚战:旅游扶贫,让青海乡村“旺”起来

31.10.2017  21:40

  近年来,青海省旅游业增长迅速,各级政府部门抓住旅游业快速发展契机,以旅游带动扶贫,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鼓励贫困人口创业,让他们树立致富信心。

   旅游扶贫效果明显

  记者了解到,青海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旅游扶贫,通过核心景区带动、旅游部门定点帮扶、景区与贫困村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等,扶贫效果明显。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侧,以“天空之镜”以及“茶卡羊”闻名,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244万人次以上,同比至少增长42.7%。景区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当地扶贫工作。

  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子华说:“截至目前,企业直接带动千余人就业,间接带动300人就业。景区还结对帮扶乌兰县都兰河村,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同时吸纳贫困户到景区从事保洁、保安部门工作。”

  记者在景区遇到的朱世伟夫妇是乌兰县人,家里土地流转出去了,家庭收入有限,旺季时,他们在茶卡景区管护旅游厕所,月工资2000多元,一年下来夫妻二人可增收9000多元。

  互助土族自治县磨尔沟村是青海省旅发委的定点帮扶村。截至目前,青海省旅发委投入旅游扶贫资金600多万元,结合其他部门支持资金,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部分旅游项目。驻村第一书记马军介绍,青海省旅发委积极创造条件,积极为贫困人口争取各项资金、发动省旅发委捐款,并开展智力扶贫。

  湟中县卡阳村位于西宁市,过去交通不便,村民以务农和打工为生,收入有限,部分群众因疾病、交通事故等原因陷入贫困。后来通过招商引资,当地打造了卡阳花海,打响了品牌。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旅游景区和扶贫产业园,使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余元提高到万余元。目前,景区不仅吸纳贫困户到景区工作,还帮扶贫困户开办了超市、农家乐等。

  纳顿庄园位于互助县威远镇小庄民俗村东侧,是以土族民俗风情旅游等为主的综合性园区。景区积极与周边的南门峡镇、五十镇、西山乡、东和乡的贫困村联系,将各村菜籽油、土猪肉、无公害蔬菜等产品收购、包装、销售,既保证庄园产品的质量,也让贫困村群众增加了收益。

  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局长刘光远介绍,今年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截至目前,落实旅游扶贫资金共144万元,另外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申报了藏区旅游项目,已上报国家藏区旅游项目6个,计划争取资金6920万元。

   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旅游扶贫的显著成效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近日,国开行青海分行联合青海省旅发委、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共同编制完成《青海省自驾车旅游示范省发展规划》。规划旨在整合全省旅游资源和景区,把自驾车旅游作为新时期青海省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带动沿线发展。

  今年3月,青海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青海省加快提升旅游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行动。

  青海各地也不断加大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乌兰县依托茶卡盐湖和“茶卡羊”特色产业优势,在茶卡镇建设集“茶卡羊”养殖、农畜产品加工、餐饮住宿服务、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扶贫产业示范园,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牧户”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牧户将草场和“茶卡羊”以入股的形式进行流转,统一轮牧、育肥、销售和分红;湟中县积极探索景区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途径、新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投资9000多万元,重点打造建设河湟域野生态园、上山庄花海景区、大掌村莲花山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互助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构建“产业拓展、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城乡和谐”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通过有序引导和政策支持,使全县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记者看到,为了切实推动扶贫工作,青海省各级政府部门不仅出政策、出资金,而且委派驻村干部精准帮扶,不仅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经济困难,也增强了他们战胜贫困、增收致富的信心。

   深化旅游扶贫发展

  尽管青海省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切实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旅游扶贫仍面临一些困难。

  马军在参与磨尔沟村扶贫工作之初发现,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不够;对村民们的服务认识不高,带领引导村民致富等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村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下;新培育的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仍处于产业的最末端,农村经济主要依靠零星种养殖和外出务工;项目用地手续繁琐等。

  刘光远说,尽管生态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旅游扶贫村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然存在。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旅游扶贫工作,刘光远建议,加强与扶贫等相关部门间的衔接,协助配合做好已落实的旅游扶贫产业项目,加快旅游扶贫产业项目的进度;做好旅游扶贫工作的督促指导工作;做好贫困村乡村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等培训工作,完成对贫困村农牧民的旅游专项培训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对旅游扶贫项目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从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纳顿庄园相关负责人认为,旅游扶贫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不断提质升级。要实现提质升级就要不断强化市场宣传营销,使乡村旅游“旺”起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使接待能力“强”起来;挖掘独特人文内涵,使传统文化“活”起来。

  据了解,2015年、2016年青海省共计在103个旅游重点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今年继续在5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随着相关部门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青海乡村旅游扶贫正不断走向深化,惠及更多百姓。(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