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23.10.2018  11:11

   10月23日,全省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现场会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将深入总结近年来我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自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放管服”改革部署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在规范审批行为、优化服务方式、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一)便民服务纵向延伸,初步构建起五级联动的行政服务体系。

  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基础和前提。经过几年建设,我省在实现8个市(州)、46个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和40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建成304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完成建设任务的66%,初步构建了省、市(州)、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的行政服务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由“零散型”向“体系型”转变,为促进政务服务集成化、规范化、便民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通过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格尔木市以城北村为试点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工作,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在乡镇、村(社区)“就近办”、登录政务服务网“网上办”、到便民服务点“一次办”及村级办事员“代理办”。西宁市城东区推行个人事项“就近办”,将审批服务延伸到社区、村等,逐步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西宁市城北区以小桥大街新海桥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下面一把抓,上面再分家”的便民服务举措,让“就近办、马上办”在社区落地。循化县查汗都斯乡依托红色党校、红色基地,把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与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结合起来,实行“七个一”,即“一个场地、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个公示栏、一名代办员、一套办事须知、一本台账”服务方式,为便民服务下移打好“前哨战”。

   (二)七成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办事申报材料精简率和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均为31.2%。

  从过去办事“逐一找部门、逐一找窗口”到现在“最多跑一次”,我省通过流程优化再造,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

  省级行政服务中心梳理“马上办”事项428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85项、“不见面”审批事项107项,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70.3%,办事申报材料精简率和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率均为31.2%,提升了服务质量,做到利企便民、高效快捷。

  西宁市通过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压缩审批时限,制定第一批“最多跑一次”清单,将市级331项、县(区)3696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跑一次”办理。其中,23项承诺事项总体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10个工作日压缩至85个工作日,整体压缩79.3%。

  海南藏族自治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将企业开办所需的7个环节压缩为3个环节,实行涉企证照“四十一证合一”,企业注册登记最快可1个工作日完成。

   (三)“多门”变“一门”,三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成为常态、为社会大众提供统一的服务平台……今年年初,我省“放管服”改革再出实招,出台青海省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升、三年上水平”的思路,到2019年底,我省将基本建成“一网、一端、一号、一码”线上政务服务框架,为社会大众提供统一查询、统一申报、统一反馈的服务平台。到2020年底,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形成以政务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把可拓展上线的窗口服务移到网上,连到掌上,“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成为常态,努力把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造成惠民便民的智能化服务新平台。

  今年4月,我省完成了“标准统一、规范管理、上下联动、监管有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开发建设,部署各级行政服务中心55个网站,全省一体化的网上审批平台已搭建完成,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我省已有32个地区使用政务服务平台开展工作,实现了省、市(州)、县(区)三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权力运行流程比法定时限优化14.2%。

   (四)率先出台行政服务中心五个地方标准,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

  2015年7月,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规范》《行政服务中心人员要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行政服务中心环境设施》《行政服务中心投诉处置》五个地方性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走在了全国前列。随后,我省研究制定《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从依法规范审批程序、精简优化审批流程、规范运行服务模式以及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全省各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无差别化服务、科学化管理和高效化运行提供了标准支撑。

  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我省积极推进服务质量标准化,增强行政服务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实现行政服务专业化,采取不同形式举办了全省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及窗口首席代表业务培训班。组织开展专业服务礼仪培训,制定出台《服务规范》《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考勤制度》《A、B岗工作制》等规章制度。以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亮业绩这“四个亮”提升服务质量。

  窗口工作人员佩戴工作牌上班,在窗口单位设置“党员示范岗”,强化自我约束;将服务标准、办事流程、所需材料、法定时限、收费标准、时限要求等公开,持续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标准;将窗口单位和个人服务承诺、完成时限和兑现情况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每月将工作情况公布,开展“流动红旗窗口,优秀窗口工作人员”评比活动,以“亮业绩”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氛围。

   (五)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今年9月12日,省质监局按照“一单一书一照”的审核程序,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了省内一家企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这一改变赢得了企业的交口称赞。

  在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中,省质监局在认真做好取消、转化、承接、下放等工作的同时,对省级质监部门审批和管理的17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优化受理程序,全面实行承诺发证和后置现场核查,取消发证前的检验环节。

  全面实行“一企一证”,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由原来的按产品类别发证调整为按企业主体发证,实现了同一企业一次申请、一次审查、一张证书。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加大抽查力度,推进质量“管治”向质量“规治”转变,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

  今年,省质监局共精简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过程中的各类申报材料19种。大幅压减企业申报材料和审批时限,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由“一书”改为“一单”,减少申报材料10页;计量许可申报材料由原来的26项减少至11项;特种设备、计量、工业产品生产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提速率分别达到68%、68.5%、73.7%和68.7%。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核准实行当日审核、当日办理、当日发证。在办理过程中,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全面推行不要求提供相关证明的“六个一律取消”模式,始终坚持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六)优化服务供给,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便民服务观念深入人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推出了“节假日预约服务”“工作日延时服务”“委托代办服务”“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综合服务窗口委托代办和“前台受理、后台办理、前台反馈”等多种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同时,建立网上办事运行机制,在政务大厅推行网上自助申报区,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网上递交”申报材料的方式,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政务服务,努力将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便民超市”。

  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增设服务体验区,设立2个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委托代办制和轮班转办制。海东市将市直20个行政单位的23项办件量较少的行政许可事项和42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整合到中心4个窗口综合受理,通过系统平台由各相关部门后台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玉树藏族自治州在办件量大的部门增设窗口,办件量小的单位整合,将原先州档案局等5个窗口单位整合成1个综合窗口。治多县将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事项集中到行政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有效降低了农牧民群众的办事成本。

  此外,我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需求导向,推出各具特色的便民举措。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制作了蒙、藏、汉三种文字的办事指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在政务大厅配置了自助取款机等便民服务设施,西宁市城西区开展“最美微笑”活动……这些人性化的服务,有效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我省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孕育出了青海雪舟三绒集团、伊佳民族用品开发公司、兴旺集团等一批我省知名民营企业。进入新时代,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循化县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通过政务服务基层网络全覆盖,不断下沉政务服务,为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各族群众干事创业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循环县高标准建设基层服务大厅,建成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息公开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全面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县9个乡镇均建立了平均面积在80至200平方米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以及154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的便民服务点。在此基础上,循化县投资32万元完成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向乡镇、社区及村级延伸,在群众家门口设立办事平台。此外,循环县还全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开展“面对面”到“键对键”服务、上门服务、全程陪同服务,使群众能够全天候、零距离享受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同时,循化县进一步梳理乡镇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扩大办理范围,将残疾人各类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危旧房改造申请等23项便民服务事项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向154个行政村延伸,打造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格局,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

  当今社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深刻影响到各行各业,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拥抱。西宁市城北区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率先开通了城北区政务服务专区,提升自助服务能力,利用公众微信号,开发掌上微平台,打造政务服务“一微两端”,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城北区依托青海省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率先开通了城北区政务服务专区。根据事项办理要求,有条件、分批次推进网上申报,切实提高网上办理率。同时,完善自助服务区建设,推广自助终端设备的使用。在实现审批服务事项自助办理的基础上,拓宽便民服务事项范围,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网式、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利用公众微信号,开发掌上微平台,目前已开通手机微信预约、微信取号、办件查询、办事指南、人工客服、失物招领等功能,群众在手机上可实时查看办理业务人数、排队叫号情况、业务办理进度等,合理精准安排个人时间,不仅节约排队等候时间,还实现办事移动化、智能化,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耗时长,办事办证来回跑等问题。

  目前,城北区以“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实体大厅为主,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服务终端及手机微平台办事为辅”的服务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青海省人民政府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