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的长相有多重要

29.06.2015  15:31

说到长相和政治成功的关系,美国1959年那个总统选举的老掉牙故事总是会被反复提起。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电视直播的总统候选人辩论中,那些电视机前的选民都认为肯尼迪赢了第一次电视辩论,而收音机前的选民则认为尼克松表现不错。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尼克松吃了电视的亏。在电视镜头中,尼克松胡须杂乱,表情疲惫,完全是一副汗津津的病态样子;而肯尼迪阳光干练,显得冷静而有信心。

如果选举发生在1950年,尼克松还不至于败得那么惨,但美国家庭在1959年拥有电视的比例已经达到88%,7000多万选民通过电视看到尼克松的窘态,输掉选举并不奇怪。

随后,美国人还把70岁的大帅哥罗纳德·里根送上总统宝座。在1992年选举中,那个在海湾战争中保护美国利益的老布什同样完败给了两个帅气年轻人组成的竞选组合。根据政治学者事后分析,比尔·克林顿和阿尔·戈尔的年轻面孔迎合“新一代”美国人的审美。

电视普及后,竞选过程中的拉票、辩论常常通过电视直播,颜值高下的砝码越来越重要。麻省理工学院对2006年美国参议员、各州州长竞选的研究结果显示,参选人的颜值优势每增加10个百分点,在以电视为主要政治媒介的人当中就会多获得5个百分点的支持率。

除美国之外,法国政坛也有看脸的传统,自戴高乐以降,法国总统大都相貌出众——德斯坦曾曝光其与戴安娜王妃的恋情、密特朗风度翩翩、萨科齐的魅力更是征服了美女演员布吕尼。

1960年10月21日,纽约,共和党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左)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约翰·F·肯尼迪进行第四次辩论。

美国喜剧名人赛琳娜·斯壮最近在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上捅了马蜂窝,她让记者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在总统选举期间不讨论希拉里的外貌,因为那不是新闻。

如果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仅仅因为希拉里是女性候选人就过于关注其发型妆容显然是不对的,但如果认为新闻报道在总统选举期间不应该涉及候选人长相,或认为长相与政治选举无关,那就太天真了。连《经济学人》都认为,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长相(以及身高、肌肉、语音语调)和成就一样重要。

俄罗斯总统普京

以貌取人”的政治逻辑

一个名为“最性感国家领导人”的网站博得了不少关注。这家网站把各国领导人按照长相排名,位列第一的是丹麦的美女首相赫勒·施密特。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排在第15位,俄罗斯总统普京则位列第33位。

在去年的克里米亚紧张局势中,美女检察官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凭借闪亮的金发和完美的五官获得全球媒体的关注,更摇身变为克里米亚的重要政治人物。

心理学家分析,选民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根据候选人的外貌来判断他们是否有能力,是否勤奋、诚实、可信。特别是在其他信息不足时,长相就成为最直观的判断标准。

当然,这种情况与当代政治传播有密切的关系。政治活动已经不再像希腊城邦社会那样局限在小范围内,可以在广场上就把观点传达到每一个人。在稍稍有些规模的社会,政治活动的大众传播就已经纳入长相这一变量,中国魏晋时期就有以容貌选拔官员的制度。

当代政治中,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政治人物的外貌在政治传播中被无限放大。

在美国,总统选举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电视辩论,候选人团队会就场地布景、人员站位、活动范围等争得不可开交,竭力将候选人的最佳状态展现给选民。在攻击对手时,长相也是一张牌,如果长得不如对手,有人还会从对手是不是染发整容入手,暗指欺骗选民。

不仅如此,媒体在西方选举政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推动了“以貌取人”现象的存在。一些热门美剧甚至将这一现象投射在剧情中。

在美剧《国务卿夫人》中,女主角麦考德在就任国务卿前是一位大学教授,她习惯低调随性的装扮,颜值也算不上惊艳,那时的她对个人形象的打造并不感冒。就任国务卿后,她甚至婉拒了参谋长派来的私人形象专家,专注于处理国家事务,此时的民众对麦考德评价平平。但在后来的一次公开亮相时,麦考德一改平时风格,一袭红色套裙示人,瞬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一时间,对国务卿女士形象的正面评价不绝如缕,就连她的儿子都说:“发生了那么多大事,新闻里却都在报道麦考德的新衣服。

丹麦首相施密特

戏剧性的情节将美国媒体“以貌取政要”的态度和盘托出。以色列海法大学一份研究显示,长相给新闻从业人员话题,在决定媒体是否青睐于报道某位政治人物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同样可以反过来理解,即那些长相不错的政客更愿意在媒体的镜头前曝光,他们会更加讲究穿着外形,以求更加“上镜”。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