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绿意能再深几许否?
中国环境报记者 班健
编者按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在外部需求不振、落后产能淘汰、劳动力成本提高、环境标准提高等各种复杂因素叠加下谋求转型,确实很难很累。企业能否抓住时机完成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考验着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也考验着国家政策是否科学、及时、匹配、可操作。
这两年,政策密集发布,实际执行效果如何?有没有不匹配、不合适的地方?两会期间,采访一些代表、委员,也与一些企业进行交流,业界期盼着好政策,也期盼着政策能真正落地,真正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产业导向、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作用。
为此,企业周刊将开办《政策能否更给力》栏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行业入手,梳理政策,我们也希望听到更多企业和基层的声音和建议。
2014年,企业日子有多不好过?说累说难的企业很多,连一向高大上的央企,也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恐龙。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说, 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又遇上低油价,传统石油行业转型迫在眉睫,我们现在是头“大象”,如果不改革很快就成“恐龙”了,“恐龙”剩下的日子就更短了,所以必须得改。
怎么改?看看企业怎么说,政策给力否?
处在非常关键的转型升级的痛苦期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带着17份议案和建议参加两会,其中,关于免征电池消费税/降低税率及调整征收环节的建议、关于严肃政府规章、尽快落实铅蓄电池行业环保核查职能部门的建议、关于推动铅蓄电池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建议等都涉及政策使用。
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他带来了行业和基层的呼吁,希望政策制定更科学、更有效。谈及政策是否给力、是否匹配,张天任指出,政策要有利于产业向中高端调整,要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送达问题。
这个政策到底是什么意思?
记者了解到,2014年,和其他行业一样,电池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加快。天能等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实施清洁生产,抓好自身的环保审核,积极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结构等。
张天任说,现在全面的投资下去了,但后期效益还没显现出来,处在非常关键的转型升级痛苦期。
这时候企业就特别需要政策明确的指向。需要政策真正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但有些政策,却让企业不明觉厉。张天任说出了很多企业的心声,“有的政策发布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天任指的是,处在行业调整的艰难时期,此时开征消费税,这个时机是否合适?他在议案中指出,现在对电池行业增加4%的消费税,没有起到调节作用,4%的消费税可能会压垮整个电池行业。
4%消费税调节了谁?
事起2015年1月26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的《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5年2月1日起,将对各类电池征收消费税(部分电池免征),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铅蓄电池自2016年1月1日起征收”。
张天任解释说,电池大多为消费类产品,电池制造业小规模企业多,销售环节很多直接面对网点和终端,目前对这类企业纳税管理尚不规范,普遍存在企业纳税产品比例低、产品有低价优势的现象。
而征收消费税,对骨干企业、规模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均会严格遵照政府规章执行,但直接面对消费市场的部分小规模企业,因可不开具发票而不用缴纳消费税。
所以,在当前本身已不公平的市场条件下出台消费税政策,客观上更支持了小规模企业和非规范企业的发展,对大型骨干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失公平。
行业利润低迷,出台时机是否合适?
记者了解到,过去20年电池产业高速、低成本扩张,国内电池工业产能也出现过剩,加之国外品牌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整个电池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盈利水平低,行业基本是微利经营。
据统计,2014年全国电池行业主营收入平均利润率仅有4.37%,比全国轻工业平均利润率低约50%。
一些大型企业由于持续进行技术装备、环保设施升级,受制于投入大、环保设施运行费用高等因素,部分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下半年以来,电池行业利润总额持续下滑,至12月份同比下降了28.4%;目前全行业亏损面继续加大,亏损额明显上升,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额占了68%。
从行业龙头企业和国有企业2014年的业绩看,多处于微利状态,如果再征收4%的消费税,企业经营会更加困难,市场丧失,并将加速压垮整个行业。
靠谁改变劣币驱除良币?
目前市场“劣币驱除良币”的问题不少,只能依靠政策调整来解决。好的政策能激发产业发展,但如果政策制定不周,反而会加剧“劣币驱除良币”的问题。
张天任指出,消费税的征收对象是制造企业,并不是消费者,但通过征收这样的税,会导致税负向消费者转嫁。另外,部分企业可能会通过减少技术装备和环保投入、停用环保设施等来消化因消费税征收增加的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如此说来,消费税的征收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鼓励落后和不规范经营的作用。
要有利于产业向中高端调整
那么,政策究竟该怎么着力?一个基本原则是,政策要有利于产业向中高端调整。
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两会记者会上指出,我们是在全球竞争的经济体系下,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特别是做强,不能靠保护落后来实现,要依托提高生产效率、依托技术创新来由大变强。而它的重要推手,就是提高环保要求。好的经济政策从来都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而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但他同时指出,目前,我们的环保政策还没有和经济政策等实现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也指出,我国整体环境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相关税收优惠也缺少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环保效果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基层的声音也反应了政策的融合不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环保局副局长蒋效军告诉记者,对基层环保部门来说,一是环保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套性问题,存在外部政策的不匹配问题;二是环保政策内部也有政策不配套、不匹配的问题。
政策着眼点多考虑环保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制订政策和规章的着力点应放在鼓励行业规范治理、技术环保装备升级,提高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水平等方面。
张天任在议案中建议,在当前国家战略竞争和产业全球竞争这个关键发展阶段,电池行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的情况下,征收消费税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免征或缓征电池消费税,在条件成熟时再考虑择机出台。
张天任指出,资源综合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但应区别对待:环保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应再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对环保达到要求的企业,应适当增加增值税退税比例,确保环保达标企业在成本竞争优势上“不吃亏”。
由此可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能否让环境保护真正发挥倒逼、调控作用,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让传统产业从中端制造业向高端、科技型的产业升级,考验着政策的智慧和融合性。
张天任等代表呼吁,政策要明确支持方向。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有鼓励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有绿色理念,以此激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推进产品向中高端发展,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关链接
消费税
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我国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在以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因为价款中已包含消费税,因此不用再缴纳消费税,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消费税以税法规定的特定产品为征税对象,即国家可以根据宏观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要求,有目的地、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适当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消费税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同一产品同等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