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藏区行·青海故事:叶西多杰,群众心中的好村官

12.03.2015  15:44
核心提示:   3月5日下午,记者乘车从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向着西南行约有10余公里,就登上了一块面积广阔的高山平台——尕口滩。  再走几公里,世外桃源般的完科村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红砖瓦

   3月5日下午,记者乘车从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向着西南行约有10余公里,就登上了一块面积广阔的高山平台——尕口滩。

  再走几公里,世外桃源般的完科村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红砖瓦房、道路宽阔、炊烟袅袅。

  原村党支部书记德才加对现任党支部书记叶西多杰赞赏有加:“叶西多杰工作踏实,有能力,能为群众办事,群众认他为草原群众的领头人!”

  “我的工作没什么可宣传的啊!”听说要采访他的事迹,52岁的叶西多杰谦虚地说。今天,他正在和村主任各带一组工作人员,复查全村47户低保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与这位面色黝黑、略有倦容,但始终挺直着腰背的藏族汉子地会面、聊天,他的人生轨迹逐渐生动起来。

  1999年,叶西多杰从德才加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把抓班子、强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党员干部加强廉洁自律。在决策中,他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在他和党支部的引领下,党员干部与村里的贫困户“一帮一”结对帮扶,带动他们致富。

  德才加告诉记者,在叶西多杰的带领下,全村各家各户都住进了砖瓦房,自来水接进了家里……

  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叶西多杰精心经营全县首家村办企业完科砖厂,截至2013年,砖厂纯利润由原来的9万元提高到42万元。之后响应国家相关建筑环保政策主动停产。

  为村里的发展,叶西多杰数次到省、州、县争取发展项目。2010年,由德才加牵头组织的27户、100多人入股的“完科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为引导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叶西多杰带头加入,积极参与合作社建设。有了叶西多杰的引领,心存疑虑的村民放心了。现在,合作社已经成为了拥有54户、267人的大型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里建设了奶制品加工厂房、管理用房、兽医室、饲料仓库等,引进了大型酸奶加工设备,实行国家标准的生产、包装和规范化管理,形成了饲养、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产品有酸奶、酥油、曲拉、藏式点心、羊毛、牛绒、肉类、皮张、蕨麻、糌粑等, 另外,这个合作社专门生产的学生营养餐奶制品去年已供应县上的学校,今年开学还要继续供应。

  合作社奶制品项目建成投产后,2014年,奶制品销售收入即为115万元,其中,80万元为从群众手中收购牛奶的费用。这既解决了3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还有效调动了当地农牧民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些,自然让叶西多杰十分高兴。让叶西多杰高兴还有,党员群众积极寻求拓宽合法致富门路。

  距离村子居住区不远,是一个规模种养殖区。这里的主人是14年前从湟中县来当上门女婿的才秀加。6座蔬菜大棚,每座占地面积260多平方米,两处养鸡场,饲养着400只土鸡,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这样的综合种养殖规模,让才秀加成了全镇的种养大户。而才秀加还不满意,在县有关部门和叶西多杰的支持下,他从村里租赁土地,准备将蔬菜大棚发展到20个的规模,以解决县城居民吃菜从西宁等地运输进来的困难。

  和才秀加一样在发展生产的村民叶白,是叶西多杰两届支部班子的成员。他现在不仅有着纪检委员的身份,同时还是村里致富的典型之一。在他的眼里,叶西多杰是一个很好的班子带头人。

  完科村的汽车运输业在全县属于最早的,而那批运输队伍里,就有叶白的身影。现在,村里有大型运输车六、七辆,小型运输车五、六十辆,而小汽车则是家家户户都有。村民在村外有开出租的,有开商店的,还有开宾馆的。

  叶白等村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叶西多杰始终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现在,叶白家里种植着短期合同的流转土地600多亩,生产青稞、小油菜等;还有联合收割机两台,轮式拖拉机3台及一些专用农机具。这些农机具除了自用,还出租给镇里其他农户。这些农机具,就是叶西多杰帮叶白联系购买的。

  来到村里新建的一处房屋,这里居住着藏族村民南叶吉和她的汉族老公杨换兴。6年前,杨换兴从甘肃省和政县罗家集乡庙洼村来到这里打工,认识了南叶吉,并结了婚,还取了个藏族名字叫华青多杰。他说:"我在这村里6年了,叶西多杰书记和村里的人从没把我当外人,和其他村民一样,给了房屋建设的项目,让我感觉很亲切、很温暖。"

  叶西多杰告诉记者,完科村的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他任职初期的2000多元,目前已达到了3000多元。

  他说,一届任期满后本想卸任的他,去年底又被全村党员群众选举为村支部书记,这是大家的信任,他一定不会辜负全村人的期望,努力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