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宫墙600年矮了90厘米慈宁宫区域将首次亮相
故宫南三所外东南电力井探方发现的城墙基础、铺砖地面与排水沟。
故宫南大库消防管道改造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残件。
故宫博物院即将迎来建院90华诞。您知道这个宏伟的建筑群始建之初是什么样子么?您能想象从来没有大拆大建过的宫墙600年矮了大约90厘米么?这些信息其实都被宫墙内的72万平方米土地铭记着,今年,这座博物院将首次公开这些秘密。
下个月,故宫西部的慈宁宫区域将首次揭开面纱,惟一的现代建筑是一座古朴的栈桥,观众站在上面往下看,考古实况现场将一览无余。
从2014年6月到11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配合院内热力、电力和消防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故宫南三所门外电力增容管线工程工地、南大库消防管道改线工程工地、慈宁花园热力电力管线改造工程工地等3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的施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每一处都有新看点。
故宫的系统考古,不仅带来了新发现,更是理论上的一次创新。故宫第一次被视为一个整体,将各处考古发现的同时期夯土建筑基础进行科学记录,为研究故宫建筑群创建初期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目前,故宫明清建筑基址正在角逐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将在本月9日下午公布。
地点一:慈宁宫花园
看点 最早宫殿地基首次露面
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找到了15层夯土,每一层都记载着一段岁月的变迁。在这个坑的最底层,考古工作者找到了7个砖砌的建筑基础,每一个都大约2.44米见方。这些建筑基础的学名叫做磉墩。“这些就是宫殿的地基,目前只是探明了南北方向的,东西方向的今年继续找。之后,古建筑专家可以依据这些数据推断出当年这座大殿的具体规模。”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王光尧说。
在夯土层内,出土了极少的红砂胎绿釉琉璃瓦,这种红砂胎、施白护胎釉的琉璃瓦具有鲜明的元代特点。同层出土有一小块青釉凸唇碗口小片,已往对景德镇瓷器山元代窑址的发掘表明,这种造型、釉色的碗为元末明初的产品。
在考古学领域,断代就晚不就早。因此,这些可以标识年龄的文物证明,这组夯土地基代的建筑是在明初,大约有六百岁了。但是历史变迁,这个时代的文献大多已经遗失,现存记载中已经找不到更多的蛛丝马迹。对于慈宁宫最早的记录是“该区宫殿的改建始于嘉靖十五年,至十七年完工,是为慈宁宫与慈宁宫花园”。“因此,我们推断,这组建筑可能是故宫里最早的建筑,是永乐时期肇建紫禁城时的遗构。”
揭秘 宫殿设计定位“百年大计”
在磉墩底部,居然还有地基——两层排木,下层南北向铺、上层东西向铺。根据实验室初步分析,承台用材有云杉、落叶松两种。承台下部连同周围夯筑厚0.6至0.9米的碎砖,成为极其坚实致密的加固层。“电钻打上去,就是一个白点。”故宫考古研究所徐华峰博士介绍,在这个碎砖层上由黄土、碎砖逐层交替夯成地基。
梳理一下,建筑大殿的顺序是先砌筑砖墩台(磉墩),再在周边逐层交替夯筑黄土与碎砖地基。
不仅建造过程繁杂,而且对施工区域南部的发掘表明,该区域南、北建筑地基的夯法不同,效果也不同,说明即便在同一宫殿区内,地基的处理方法也可能是因地制宜,各有不同。“这座宫殿在建筑时的设计年限就是现在所谓的‘百年大计’。”
存疑 地基用到了糯米汁么?
从已经揭露的现象来看,夯土地基的建筑工艺是由碎砖、黄土交替铺筑并夯实,碎砖间可能使用黏接剂。“砖石间可以看到有一些发米黄色的黏合剂。”王光尧说,“我们也怀疑这是不是就是传闻中的糯米浆。”拿到实验室初测,基本排除了这个可能。不过到底是什么?仍有待研究。
地点二:南三所
看点1 地面比明代长90厘米
从故宫中轴线逛下来,观众大多会觉得钦安殿个儿太矮。其实,不是古人有意为之,而是因为这座宫殿是少见的明代建筑,而三大殿均为清代遗存,朝代变更,宫廷里的“水平面”也不一样了。
在南三所东南电力增容管线电井工地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通过发现的明代散水和被城墙包砖叠压土衬石,确认了故宫东城墙墙体的原始露明部分开始于现代地面以下约0.9米深处。换句话说,现在故宫的地面比明代的时候长高了大约90厘米。
经过考古发现,故宫墙体基础与故宫内早期建筑黄土与碎砖交替逐层夯筑的地下基础做法相同,厚约2.4米。
看点2 明代排水沟重现天日
明代的排水沟与砖墁散水也重现天日。
排水沟与城墙同方向、相距约3米,断面呈长方形,用砖砌成,上盖石板,宽0.6米、深1.2米。故宫考古研究所的冀洛源博士说:“城墙与排水沟之间是铺砌规整的砖墁散水。这些遗迹表明,故宫建筑群在始建时,从地上建筑到地下排水具有统一的规划布局。”这也是为何故宫逢雨无积水的原因,虽然目前尚无宫内的古老排水沟分布图,但是可以想象就在砖石下大约十多厘米处,纵横的排水沟系统相互交织,数百年来发挥着作用。
揭秘 宫殿“循环利用”
早于现有南三所建筑群的建筑遗址与地面此次被发掘出来。从地层关系看,改建于乾隆时期、东西三路布局的南三所建筑群,是有规划地拆除早期建筑、统一平整地面之后起建的。
根据文献、图样资料记录,该区域在康熙以前是中轴对称、中路设主殿的布局方式。有推测认为乾隆时期的改建显示了从设立太子到不设太子时代宫廷政治与皇子地位的变化。
这些新发现为研究明清两代紫禁城内宫殿重建、改建的规划方式与工程做法,以及背后所体现的宫廷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据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王子林研究员介绍,“有文献记载,严嵩曾经跟工匠说,地基很好,重修宫殿时不用动。康熙也曾有过类似的批示。如今,这些史料上的文字记录找到了最有效的历史证据。”看来,不少紫禁城里的宫殿在修复过程中都是“循环再利用”的。
存疑 夯土层中赤铁矿的用途?
在对南三所门前的地基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每一层夯土层表面都有一层红色的物质,很像是人工添加剂,而且经过处理非常坚硬。经过实验室的检测,这些物质为赤铁矿,含量远远大于一般土壤的含量,应为后来添加的。但是这些物质到底起什么作用,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地点三:南大库
看点 嘎巴拉碗碎片再现
在库房外地面以下垫土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石器残件、玉石器碴头,水晶料,骨蚌器残器、砗磲料和嘎巴拉碗残件。
嘎巴拉碗内壁多有朱砂书写的梵文和藏文咒语。这些新发现是研究清代内务府玉石器等工艺品生产情况的一手资料。
嘎巴拉碗的发现,补充了档案对于嘎巴拉碗破损后处理方法记录的不足。从出土情况看,它们与玉石水晶砗磲料及各种质地的残器一起,原本应是堆在库房内,逐渐成批次处理的。处理方法,就是在库房区域内就地掘坑掩埋。结合以往的零星发现可以看出,这种在宫内挖坑掩埋的方式,是当时处理各种废料以免流失出宫的主要方法之一。
揭秘 铺路御窑坑埋抬高路面
在中国古代,房屋一般会高于路面。但是随着时间延续,道路重修时或者一些仪式时,路面会重新铺黄土。经年累月,路面会逐渐高过房屋地面。
在故宫,除了这个原因,路面长高还因为地下埋了不少东西。在南大库消防管道改线工程工地发掘过程中,一处打破库房室外原始地面的瓷片堆积坑就出现了。坑内集中出土大量从洪武到光绪时期的御窑瓷器残片。
这已明确曾经由皇家使用过的瓷器在破碎后均依规矩集中掩埋,不可随便处理,和民窑瓷器的随便处置明显不同,充分显示了御用瓷器所含的皇权威严。这一现象,与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发现的御用瓷器落选品或废品打碎瘞埋坑的性质相同,后者是皇帝对御用瓷器垄断以及维护皇家特权的措施。二者相互对应,正表明御用瓷器从生产、甄选、运输、入宫、使用、残破销毁的全部管理制度,即从生产初端到使用末端都处于严苛的管控之下,补证了相关文献记录的缺失。
对话
1.故宫考古有什么新特点?
王光尧(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故宫考古受制约也有创新。紫禁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动土是件大事儿。我们即使知道这片土地下肯定蕴藏了很多秘密,但不能轻易去探究。
但是紫禁城又是一座开放的博物馆,是一座活动着的小城市,水电管道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动土又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项目动工前,都要先找考古所,提前勘探之后,才开始施工。
2.考古发掘,每次挖多深?
王光尧:按照考古学的概念,一般要挖掘到生土层。生土层是考古学术语,即从来没有被人类活动扰动过的自然土层。但是故宫考古的理念是“变被动为主动”,即变被动的抢救性发掘为提前介入的文物保护与数据采集。同时,我们秉承“见面即停,对保存下来的古代遗址不造成二次破坏”。一般是根据工程需要多深挖多深,比如要埋设一个管道,需要2米,一般情况下考古深度不会超过这个值。举个例子,挖到2米是雍正年间的一处建筑地基,但是一角已经破损严重,那么从这个角可以再往下挖一部分,如果整个地基是完整的,那么这次考古到此结束。以保证更多的历史信息不被打扰。
3.故宫考古有远期规划么?
王光尧:故宫考古还是要跟着项目走,不搞主动发掘。但是经年累月,这片神秘的地下区域肯定会揭开面纱,每一个年代的考古信息将汇总在一张总图上,形成更完备的历史资料。(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