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让教育事业迈入优质均衡发展轨道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改革
内容:改善办学条件、资源均衡配置、优化专业结构
2014年,投入155.9亿元,增长28.3%,我省教育公平得到了更好体现。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居全国中上水平,基本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标准持续提高,新组建的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招生,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巩固‘两基’成果,以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为重点,继续改善农牧区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建设规划,为转型发展输送技能人才。继续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
焦环玉委员:学生的分数已经不是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养成教育、整体素质提升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心理素质,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期的生活环境养成,普遍都比较弱。为此,今年海东市教育将养成教育纳入提质强师目标范围。同时,开展好学前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且依托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专业和人才市场需求对接。
张建国代表:随着教育改革深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降低,但很多学生却把增加的课余时间用于玩电脑、打游戏。应充分发挥好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等原有校外教辅机构的作用,丰富广大少年儿童课余生活,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过两年,我省将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进入高考改革,省级教育人事部门应尽快建立教师资源储备库,稳定教师队伍,平衡学科结构,以利于我省基础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何明星代表:希望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统筹考虑社会变迁、地区发展、流动人口挤占等综合因素,细化分析指标,使教育资源真正做到均衡布局、均衡发展。
尼玛代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当前农牧区教育事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玉树教育事业,随着灾后重建任务的完成,从教育重视程度、农牧民教育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但区域性差异、师生比例失调等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解决。
蔡尚楷委员:目前有些农村边远地区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布局调整的要求,这是由它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特点决定的,希望继续加大对边远落后地区师资人才的扶持帮助力度。(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