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释放青海高原新动能
2018年6月27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青海区域总经理张西涛在青洽会大数据产业发展论坛上宣布:海南藏族自治州大数据中心将成为华为云服务全国第33个节点,以共同打造青藏高原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基地和全球领先的藏语信息化高地;
同年10月18日,青海省政府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数字青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企联手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在青海落地实施;
之后的12月11日,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在青海西宁正式建成投入运行,共有27家单位加入三江源国家大数据生态联盟,为青海发展数字经济增加新引擎......
粗略梳理一下2018年青海高原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便不难发现“数字经济”的清晰印迹。有专家称,人类经济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和工业经济社会后,开始进入数字经济社会。而数字经济所带来的乘数效应,正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议题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2017年3月,“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成为推动全新经济形态的关键生产要素,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海气候干燥冷凉、绿色清洁能源丰富、电价低廉,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发展,青海数字产业基础不断优化提升,数字公共服务全面深入,数字产业生态逐步形成,数字用户消费扩大升级。
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351万个,光纤端口占固定互联网接入端口的93.8%,占比全国排名第3位,西部地区排名第2位,固定宽带基础设施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投资10亿元设计机架3200个的“青藏高原大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柴达木云数据中心暨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开始运行并承载多项业务,中国联通青海公司沃云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已经建成并准备运行,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在西宁、海东、格尔木等地装机能力已提升至1万台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建成和使用为推动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面向全国提供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计算、数据挖掘等“一站式”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青海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加强统筹规划,专门成立青海省数字经济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数字青海”建设;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实施意见》,于2018年4月30日起实行。另一方面,不断整合数据资源,加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在全省智慧政务、交通、医疗、旅游等领域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助力大数据产业成为全省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截至2018年6月,已有38家省直部门、61个应用系统在云端部署工作。
拥有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发展大数据基础服务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拥有的清洁能源可以为大数据产业园巨大的能源需求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撑。建成后的大数据园区将打破‘信息孤岛’格局,引领青海藏区发展迈向‘云时代’。”该州副州长石金友介绍,海南全年日照时数达2500小时以上,目前光伏和风能实现并网发电3942.5兆瓦,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1135万千瓦,占全省黄河水电总装机量一半以上。
“作为全国性高原数据备份基地及西北地区骨干数据中心,这个基地落地在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青海省,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商业价值。”据成立不久的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副总经理陈永强介绍,该基地现已建成一期项目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机架安装总数2000架。基地将依托强大的通信网络能力,面向互联网、政府、教育、金融、物流等行业客户,提供IDC、云计算、IT基础设施等建设与服务,帮助客户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青海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投入,全力推动电子政务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助力青海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数字青海’建设,让青海各族民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副省长王黎明表示。
截至目前,青藏高原大数据中心、柴达木数据灾备中心、三江源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项目相继在青海建成;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也已落户青海;淘宝、天猫、百度等企业进驻运营,带动了青海乃至西部地区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数字产业的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数据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根据省政府施行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超过4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宽带青海·数字青海”基本建成。
瞻望未来,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省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落脚点,青海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必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