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余年整治土地100万亩取得经济社会生态多赢效益
本报讯(康维海)土地整治是国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战略举措,既是增加耕地、提高质量、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之本,又是拓展空间优化布局保发展之策。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从2002年开始至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对田、水、路、林进行综合整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有效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土地整治持续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02年开始,按照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多元投入、统筹管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十三年来,青海省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6个,投资17.27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规模近100万亩,新增耕地30万亩。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更好更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竣工项目的效益分析,这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年增加粮食15万吨,年增加效益3.6亿元,占全省粮食平均年产量100万吨的15%,实施范围惠及50多万农民,新增耕地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长远生计,效果十分明显,成为全省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经农牧部门预计,今年青海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突破100万吨大关,实现“九连增”,油料总产连续8年突破30万吨大关。这其中土地整治功不可没。
十多年来,全省通过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现代化基础。使农村土地整治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青海东部黄土高原及其他河谷地区,通过“坡改梯”、“旱变水”,改善耕地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柴达木盆地沙地开发为耕地,建成生态绿洲,实现农业和生态双丰收。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建田间林网,防风护田,绿化国土。
项目区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了耕地质量,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建成后的规模化程度、配套水利设施、道路和林网等均为同等地类的较高水准,示范效果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快速发展。通过旱变水、坡改梯、薄增厚等措施整理项目,在不同区域成为了同等水浇地、坡改梯和旱地的样板田,项目区规模效应和实施后的效果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与其他没有整理的耕地形成鲜明对比,土地整治后耕地的质量等级均提升了一个等级,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通过土地整治,农村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利用,土地利用布局得以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以完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水浇地、旱地等各类农田更加适应农业生产要求和耕作习惯,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土地整治为提升发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枸杞、饲草等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业增产、群众增收,被誉为大力显化土地价值的“金土工程”。改善了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形成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的条件,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省农业现代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和调整,促进了附加值极高的特色种植业发展。一些地方通过土地整治,为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部分沙化、盐碱化耕地得到了治理,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能力得到增强,农田生态景观和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发挥,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