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的“互助模式”
上省城,进京城,昔日的小剧团,将舞台越搭越高,让土族歌舞剧越传越远,在全国舞台上获了奖。
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打造优秀的民间团队,以往“单兵作战”的文化团体,如今抱团发展,服务水平大有提高。近几年,互助土族自治县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闯出了新路子。
文化志愿者深入乡镇“种文化”
4月10日,互助县文化馆内,安纳歌舞团团长吕万全正在带着团员排练一部土族舞蹈,细致认真的吕万全,一遍遍指导着团员们的舞蹈动作。排练中,他对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演员要做到他满意为止。
吕万全说,排练厅里的这些团员,不仅仅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还承担着文化志愿者的角色。排练完成后,团员们将分成2人至3人的文化志愿小组,走进全县各大景区,为景区内演艺团队和县上民间舞蹈团队免费开展培训。
以前,互助县体制内文化人才不足,乡镇普遍缺少文化服务人才,文化建设面临“小马拉大车”的管理和服务困境。尤其是景区内,演出团队要想编排出质量高、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舞蹈,不仅要花大价钱请专家编排,还要请专业老师指导,对于小型演艺团队来说,排练舞蹈可能花掉全团半年的收入。
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实施以来,互助县深化文化机制改革,挖掘体制外文化力量,共招募和选派72名基层文化志愿者,组建了一支综合性县级文化服务主体队伍,他们分成文化工作小组,分散到全县8镇11乡,开展文化帮扶工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
基层文化志愿者经常会深入景区和乡镇,调查文化资源、联系文化培训、协调文化帮扶。同时,文化志愿者为景区内演艺团队和各类民间艺术团队免费培训和教授舞蹈,使演出团体舞蹈的节目质量有了提升。
“养团不养人”让文艺团队接地气
除了安纳歌舞团,互助县还有一支家喻户晓的秦腔剧团,剧团一年演出的场次达上百场,先后演出过《铡美案》《金沙滩》《升官图》等20多部传统秦腔剧。更让人惊讶的是,演员们都是当地的农民,剧团形成了闲暇季节排练、农忙干农活、务工季外出务工,有演出任务时随叫随到的团队服务模式。
说起秦腔剧团,72岁的老人董文臻算得上秦腔界老戏骨。董文臻是互助县威远镇人,热爱文艺的他13岁时就进入村里文工队演出,之后四处拜师学艺。对于董文臻来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在大舞台演出过。在文化志愿者的协调下,今年春节,董文臻的这个心愿总算实现了,他在县里演了多场秦腔,每一场演出还都是重要角色,几场演下来,他还拿了上千元演出费。
这种“养团不养人”的运营体制,也成为了互助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互助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闫国良告诉记者,每年文化馆会组织剧团成员开展四次集中培训,然后统一安排演出,农民组成的团队不仅接地气,演出内容也受大众喜爱。但馆内不为剧团人员提供薪酬,薪酬从演出费用支出,目前团内每位成员每年演出费用基本能达到7000元至8000元,剧团的成立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为大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理事会制度让百姓唱主角
如今,互助县文化馆成立的8支团队都发展得风生水起。每逢春节,互助县各大乡镇都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民间团队的演出日程更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像皮影队、“花儿”队、电影放映队、曲艺队每年服务的基层群众能达到10万人以上。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服务,首先文化部门要清楚百姓需要什么。”闫国良认为,之所以互助县文化氛围好,文化单位人才力量强,还在于县文化部门探索实行的理事会管理制度。
提到互助县文化馆理事会制度,馆长刘应军感触颇深。新的管理模式下,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刘应军还有了另一个身份——互助县文化馆理事会理事长。“以前我们外出演出多是馆里的演出团队擅长什么我们就演什么,现在可不一样了,理事会成员会定期收集和汇报百姓文化需求,只有来源于百姓需求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能让百姓喜爱。”
刘应军说,互助县文化馆试点实行理事会管理模式后,不仅吸纳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还通过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到文化管理中,充分了解百姓的需求,实现百姓点单,政府买单,团队竞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