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将与津冀共享三地合造共同文化品牌
北京文化将与津冀共享
三地携手打造共同的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陈涛
京津冀地缘相接、文脉相通,三地如何实现从携手搭台唱戏到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一盘棋,还需要各方在协同机制和实施细则方面做出更大努力。日前,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就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及实施进行了解读。据他介绍,三地的文化欣赏习惯相近,今后将做到资源共享、政策共享,打造共同的文化品牌。同时还将拓展低价票等文化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让更多老百姓在文化生活方面享受到实惠。
据介绍,北京每天营业性演出剧目不下70场,一年演出场次2.1万场,观众1100万人次,演出收入15亿元,全市共有演出文艺团体600余家,其中98%是体制外院团,社会文化活力非常旺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战略将为北京的文化市场注入新活力。
去年4月,市文化局联合天津市文广局、河北省文化厅,推出“三地同唱盛世曲 携手共筑中国梦——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北京站)”活动,三地名角儿历史上首次汇聚首都,拉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的大幕。继北京首演后,这一巡演又先后到达河北、天津,场场大受欢迎。今年5月至6月,“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在北京举行,京津冀三地11家院团的11台优秀剧目,在北京的4个剧院上演22场。“今年起,三地每年都将搞一次精品剧目展演,滚动承办,形成机制。”陈冬介绍说。三地还将共同打造采购平台,一年至少相互采购10台舞台精品剧目。今年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北京已分别向天津、河北各采购了3台剧目。
此外,三地还将定期举办推介会,组建京津冀演艺联盟,实现剧本推介、演出营销、人才交流等线上线下双向交流。
除了剧场演出,其他层面的协作也在进行当中。诸如北京市群艺馆与天津群艺馆、河北群艺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在共同规划、培育、打造精彩活动。三地图书资源利用数字化手段也在实现共建共享。不久前,首都图书馆帮助位于河北固安的一处大型社区建立了图书室,就是京津冀文化共享的一个体现。
如何让老百姓在三地文化协同发展中得到实惠,也是市文化局重点考虑的问题。“下一步将强化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的选择权,研究好老百姓的需要,把老百姓‘点菜’和政府‘端菜’结合起来。将继续实施现有每年1万场公益演出,力争让基层文化设施覆盖率、达标率有新的提升。”
上个月开始,北京的京、评、昆、梆、曲五大院团,开始尝试在中国评剧院定点演出,低价票占到50%,北京市推出的优惠政策将让天津、河北两地院团也享受相同待遇。此外,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鉴赏权,除了旅游定点演出、公益普及音乐会之外,高雅的、传统的营业性演出每场将有30%低价票,每卖出一张票,政府补贴100元,河北、天津院团在北京的演出也享有此项优惠。可以说,“北京福利”将使更多津冀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