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学校长谈“文化自信”——访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何峰

11.03.2017  09:03

  青海新闻网讯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时,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很具体的安排。指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句话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充分的文化自信。担任青海民族大学校长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何峰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将文化自信列为第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何峰说,我们有文化自信,最主要的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一是拥有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博大精深的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它不仅跨越时空、超越国界,而且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二是我们党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积累并集中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红色革命文化。三是具有近60多年来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何峰说,党和国家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卓有成效。一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奖励,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近几年中宣部表彰时代楷模中,青海就有两位,一位是尕布龙,一位是廉福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青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海省委省政府特别珍惜这些宝贵的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举行报告会、学习会、编排话剧、拍摄纪录片,大力传播他们的事迹,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向他们学习,为打造精神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青海省两会期间,还组织代表、委员和其他参会人员观看话剧— —《草原之子尕布龙》,效果非常好。二是通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等途径,深度挖掘和广泛传播红色文化。我先后参加过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的培训,他们的现场教学有声有色,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群众自发前往参观、旅游的也越来越多。青海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子城。这次两会上,我向媒体朋友隆重推介了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三是国民教育发挥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传统文化方面的课文,高校的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更是以学习、研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

  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受到考生青睐,原因是在这个专业能够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整体素质普遍比较高,而且就业也一直很好。此外,有很多家长在小孩子两三岁就教他们背诵《三字经》。这些都说明,社会对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的重视和高度认可。何峰说。

  青海民族大学原来的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新校训是“进德修业,自强不息。”这两句话都出自《周易》,既属中国传统文化之经典,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我们特别强调校训教育,每年新生入校,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不变的题目就是“进德修业、自强不息”,认知校训成为全体新生的第一课。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校长为毕业生逐一颁发证书、授予学位,并在每位毕业生耳边最后一次叮嘱要终身践行校训。何峰说,民大在两个校区间有一条城市主干道,师生经地下通道通行,我们把这个通道建成了文化走廊。文化走廊长116米,有54个大型橱窗,内容每学期更新一次。文化走廊2/3的内容都是中国文化,比如长征精神、中国古典绘画作品、传统家规、地理文化等。学生在校区间穿行,熏陶于传统文化之中,耳濡目染,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