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0.12.2015  18:14

  ——访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申红兴

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掀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热潮。作为文化部门,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和将要做哪些工作和努力?对此,记者采访了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申红兴。

  问:我省的文化资源具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旅游融合优势?

  答:青海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千百年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热贡文化、青海湖文化、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目前,依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全省34个3A级以上景区引进“非遗”项目及民间艺人的产品展示、销售;《藏羚羊》等剧目逐步实现商业化演出,投资160万元修建的16个旅游演艺小舞台已经投入使用;各地相继开工建设了15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指导打造的格萨尔(果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项目,已经或正在成为“大美青海”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拉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文化对旅游的贡献和支撑地位更加凸显。

  问:新常态下,我省文化部门将如何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答: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首先要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创新动力,优化发展环境,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建设“昆仑文化旅游”综合信息平台及青海省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以互联网思维探索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新模式,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要深入发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要深入研究昆仑文化、彩陶文化、羌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唐蕃古道文化等历史文化,并加以挖掘运用,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青海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品牌形象。要充分发掘利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到青海独特多彩的民族风情,充分感受我省民族和谐、康体养生和惊险快乐之美。

  问: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做法上,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有哪些创新?

  答:我们要鼓励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创作一批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力争到2020年,全省所有重点景区均推出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提高文化旅游商品创意水平,重点培育文化旅游商品市场。

  其次要以举办重大节庆活动为依托,进一步做大做强青海文化旅游节、青海花儿艺术节等节庆会展活动,带动青海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提供展览、展示、销售平台。引导开展区域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指导各地办好品牌节庆活动,形成“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我们还要推动丝绸之路(青海片区)文化产业带重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青海片区)建设等。积极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创意区、历史文化街区,引导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选择一批具有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和扶持对象,支持和推动重点文化旅游企业发展。

  此外,我们要积极推进全省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工作,做好风景名胜区内文化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风景名胜区内深厚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具有特别纪念地等人文资源,科学合理安排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展示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将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化资源与旅游充分融合。充分利用影视、互联网、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形式,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