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放歌 为人民抒情 ——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议习近平在文联十大上的重要讲话

03.12.2016  02:36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报道)11月30日,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后更是心潮澎湃,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创作的精辟论述,观照了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了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

  祁连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祁连山》杂志主编聂文虎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鼓励文艺家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的谆谆教诲深有感触。只有把写作的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自己笔下的文学作品有更多的源头活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现代信息多么畅通,写作者都应该迈开脚步走基层广阔的天地。”

  聂文虎说,连日来,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网络媒体,读到或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身居祖国西部边陲、生长在祁连山下的一名文字守望者抑或坚守者来说,这一切隐喻着中国文艺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来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希望,极富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许,更是巨大激励。

  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秦青表示,近年来,我省文艺事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文艺队伍充满了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怎样才算是好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要传播什么、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努力?我想,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文艺担当,文艺作品要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广受欢迎、点燃希望。文艺作品里应该展现真善美的正能量,也应该用文化自信来弘扬和振奋自己的文艺精神,为我们的文化阵地奋力开创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所有文艺工作者燃亮了前进的灯火,我们要保持初心,坚定自信,振奋精神;要从身边的实践入手,用积极向上的文字歌颂生活,歌颂人民,歌颂前进的时代;要用艺术梦想和艺术精神来发现、创新,用更加精彩新颖的作品、高尚的文艺作品引人入胜,引领风尚。”秦青说。

  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退休文艺老干部李牧听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了新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方向,如冬日里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个文艺人的心!”李牧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们聆听来自祖国心脏的最强音,心中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今后,将满怀信心,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为一个伟大的时代鼓与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习总书记强调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文字爱好者,当以什么样的姿态置身于所从事和所喜欢的行业?总书记的这番话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黄南报社副总编辑王玉兰说。

  王玉兰表示,作为一名新闻人,只有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生活疾苦,表达呼声与愿望,报道他们的劳动业绩,颂扬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满腔热情地同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齐爱憎,才会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受大众欢迎的佳作,成为一名有情怀的新闻人。也只有扎根脚下的土地,胸怀深厚感情,深入基层和群众,我们的文字或者创作才能站稳脚跟。

  门源县文联副主席向墨表示,总书记将文艺工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阐述,从历史、时代、人民、民族等不同层面论述了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论述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教导我们要树立正确历史观,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

  “听了讲话,我感到信心倍增,尤其是习总书记把文艺提到了国运、国脉这个高度上,我觉得这一点对文艺工作者来说是非常振奋的一件事情,更感觉到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州县基层文学工作者和创作者,在省州作协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讲话,领会其精神实质,力争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努力促进我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向墨说。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实处,以讲话精神为动力、以讲话精神为指引,用最新最美的文艺作品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