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何以成为李克强总理的座上宾?
以1993年为基的2000年至2007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中青网财经制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陈勇敢)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位列其中。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双重因素恰与作为“市场失灵”旗手的斯蒂格利茨的思想相契合。
需求侧:宏观调控保持高增长开启“中国世纪”
城镇化过程是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仍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政府仍将要抓住城镇化、中西部铁路等需求侧的“缺口”和“短板”,扩大有效投资。
而斯蒂格利茨也曾因“城镇化”的判断为国人所熟知。21世纪之初,斯蒂格利茨即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2014年,斯蒂格利茨撰文认为,中国需要一场变革,必须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转向更多的国内需求,这样才能使经济增长持续。
需求侧自然需要更有效的投资。然而,需求结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的失衡,过剩产能的现实让投资驱动遭受争议。早在2013年,《经济日报》即发表文章称,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是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症结所在,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把改变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作为主要着力点。因此,有效投资并不是重回投资驱动的老路。
“要扩大公共投资拉动需求,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公共财政都需要改革。”斯蒂格利茨强调。中国政府实践的宏观调控一直为斯蒂格利茨所赞赏。事实上,2008年以来的资本市场危机延续至今,发达经济体仍未实质走出经济低迷的状况,而中国政府在2008年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则保障了中国的高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中国已经在储蓄方面高过美国,现在中国大概有四万亿美元的储蓄,占GDP的51%左右,而这一数字比美国的2.8万亿美元多了一半左右。”斯蒂格利茨在论文中说道,“考虑到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我觉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不足为奇。”
供给侧: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现十三五目标
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的发展过程将呈现趋同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经历相似的收敛路径。然而,近几十年的全球现实让这一观念饱受质疑。上世纪后半叶崛起的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后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远远超出了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期;与此同时,经历过高速增长的南美国家如古巴、阿根廷等,均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挥别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增长的目的不在于增长”从而构成斯蒂格利茨反思发展经济学的主题。对斯蒂格利茨的反思性建构,李克强总理表示赞同。座谈会上,他表示,“我们(增长)的目的不是‘增长’本身,而是通过经济增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从‘十二五’规划编制以来就一直明确,GDP要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斯蒂格利茨认为,自从半个多世纪前索洛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以来,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一直被公认为是技术的进步。然而,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增长的根源这一论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具有说服力。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创新。
而这与总理的发言相合,座谈会上总理表示,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事实上,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5个发展理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新发展”。斯蒂格利茨也在座谈会上赞许称,中国已经对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了“正确的强调”,未来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创新。“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源,并将成为十三五期间GDP维持高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