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打开农牧民创业之门
史林财是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巴洪村村民,为了改变现状,他曾多次出门打工,但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生活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后来偶然一次在县农广校参加农民创业培训班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班上,史林财接触到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眼前豁然开朗,原来经营洋芋也有好多知识。2013年6月,史林财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经过与部分马铃薯种植和销售大户协商,决定联合成立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解决当地农民销售难的问题,同时发展多种产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2014年,史林财又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充电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合作社管理当中,从而使专业合作社日趋正规,很快发展成为集种植、收购、精选、包装、贮藏、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2013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14年荣获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指以农牧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且主要来自农牧业的现代农牧业从业者。近年来,随着大量年轻的农牧民劳动力出外打工,农牧区“谁来种地、谁来放牧”的问题日益显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2年12月,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拉开序幕。我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乐都区、格尔木四县市区,成为农业部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地区;2014年我省海东市被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市,大通、互助等14县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
为造就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我省各地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经过两年多的试点示范工作,全省农牧民“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成功转型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实现了培训对象由千家万户向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突破,初步确立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新型职业农牧民资格证书“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制度体系。目前全省已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8万人,已经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132人,接受中专学历的农牧民2706人,加快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
“我在农民田间学校课堂学到了怎么鉴别真假化肥,以后就不用担心买到假化肥了。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学校就在家门口,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大通县逊让乡八里庄村村民张凤英高兴地说。
大通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为解决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让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大通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我主要学习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农广校的课程与生产结合很紧密,应用性很强,对我种植马铃薯和甘蓝都很有帮助。”大通县农广校学员阿怀明告诉我们。
大通县农广校校长李曙霞介绍,大通县农广校以本校为主体,相继聘请知名专家、农牧专业技术人员、农民讲师、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特聘教师,把课堂搬到乡镇村社、田间地头,根据农民对种、养殖业的实际需求,开办了现代农艺、农产品营销、储运与质量安全、肉牛羊、肉鸡和生猪养殖、露地蔬菜、油菜生产、马铃薯生产、村级动物防疫等专业,仅2014年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学员1058人,科技示范户109人。
在职业农民培育中,海晏县坚持从源头做文章,针对农民认为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意义不大、种地比外出打工赚钱少的难题,积极寻找突破点,为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型职业农民,授予“优秀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对职业农民创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和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等进行奖补;还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规模经营给予小额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政府主导、分类培训、服务产业”原则,从2014年起,全县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00人,考核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200人。
互助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积极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组建了一支30人的农民学校“辅导员+专家”培训师资队伍,建立10处实训基地。为了取得培训效果,积极尝试对生产经营性重点班进行半军事化管理,选派班主班和联络员跟班作业、全程服务的办班方式,选出班干部进行学员自我管理,班主任和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为保证师资质量,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在34名县级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又聘请了10名省级专家,成立互助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到2015年8月,全县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56名。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后,我省在四个试点地区确立了“中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即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平台,实行弹性学分、农学交替的办学机制,开展为期三年的非全日制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统一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媒体资源和考试考核,率先在全国推行了“两证”的培训目标,即通过培训取得中等教育学历证书和技能鉴定证,为全省培育职业农民探索路子,走在了全国前列。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跟庄稼打交道的人,现在也是手持证书上岗。我们心里更有底气,也更坚定了我们为现代农业发展多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互助县脉硕绿色种植农场主莫胜山很是感慨。
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介绍,现在全省各地加快了构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从“培训”到“培育”、从“办班”到“育人”、从培训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出一批农村创业青年成为新型职业农牧民,为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事实证明,只有让农牧民职业化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才能有更富的农民、更美的农村、更强的农业。在新的历史时代,对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不仅满足了农民物质生活富足的需要,更成为丰富他们精神精神生活的最佳途径,‘农牧民’再也不是一个标签化的尴尬身份,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据悉,2015年,我省在去年14个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示范县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海东市为培育整市推进市,门源、贵德、同仁、格尔木等15县为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