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澜沧江畔少年心

26.12.2022  07:37

学生正在艺术课堂编制手工艺品。图片由玉树五高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终于能回学校上课了!我想念同学们,想念老师,想念校园生活。”昂旺才丁说。

  昂旺才丁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12月8日学校全面复课,重返校园后激动的心情让他久久不能平复。问起他为何如此期待复课的原因,昂旺才丁的回答也很简单,“学校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很喜欢这里。”

  玉树第五民族高级中学坐落在澜沧江畔,潺潺江水、润物无言。而这所学校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给学生以前进的力量,用爱与包容承载着每一名学生的梦想,温暖地照亮前方的道路。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们马上就动员全校教职工开展学习,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事业的论述,大家对此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心得,都希望能在面对新时代下的教育中,对学生、家长、社会作出更好的回应,不辜负时代的期待。”玉树第五民族高级中学校长樊成岩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教育思想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丰富了当下劳动教育体系。”樊成岩介绍说,学校把“地方特色”作为驱动学生深度参与、探索学校劳动课程的关键点。根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论证和积极探索,制定出适宜本校情况、体现地方特质的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高原农区高品质黑青稞种植的地域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携手,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了《黑青稞种植》课程。

  戴好手套、挽起衣袖、拿起铁锹,再拿上一些其它的劳动工具,这便是一节《黑青稞种植》课程的课前准备。先翻土耕地,同学们拿起铁锹一下下地向地里铲去,该铲多深、多宽,指导老师就在学生旁边手把手指导教学,等耕好了地就该负责播撒种子的同学登场了,他们一只手抓着袋子,另一只手从袋子里捏出一把黑青稞种子,高高往半空中一扬,只见细小的种子便精准地散落到了土壤之中。

  “因为参与感十足,同学们都喜欢这样的劳动课,而且课程的内容也都很贴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在劳动中收获知识,在学习中参与劳动,学习的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真是劳动与学习的‘双向奔赴’。”教师曲久成林说。

  得天独厚的环境与资源优势,成为这门劳动课程“出圈”的先决条件,再加上每个班一亩地的课程空间创设、贯穿四季的课程实践内容、专业的课程技术指导让这门高中劳动课程科学规范,如此一来该课程便成了深受师生欢迎的必修课。

  其实,除了《黑青稞种植》这一门课程,学校还有其他很多形式多样的特色劳动课程,比如,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冬虫夏草采挖》,课程通过学习如何挖虫草、如何卖虫草、如何研虫草,促进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主题活动和研学实践也是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去盐场实地观察井盐的开采与制作、在野外放置生态鸟巢、在虫草采挖结束后还原土层和修复草皮等等,让同学们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场景下,感受劳动的乐趣,体会不一样的劳动教育。

  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是“战斗力”满满。玉树第五民族高级中学的教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轻的团队则拥有更大更强的活力,他们把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同时放在心上,既是教师又是“家长”,让同学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彭毛东智是一名历史老师,同时也是高三年级七班的班主任。除了课本之外他还有一样“宝贝”,那就是他的小药箱,别看药箱虽小,但“装备齐全”,常用的感冒药、胃痛药、跌打损伤药等应有尽有,他还会随时更新药品防止过期。

  左手拿着药箱,右手拎着暖瓶,是他每晚查寝时的“标准造型”,查寝时如果碰到有哪个同学身体不舒服,他就会根据症状给学生准备一些常用药,再倒上一杯开水,如果遇到情况严重的问题,他就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和120,所以同学们更喜欢叫他的另一个绰号“赤脚医生”。

  就像这样查寝从彭毛东智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坚持,两年多的时间,换来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家长的安心放心。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得从这些小事做起。在我看来‘赤脚医生’不像是绰号,更像是同学们对我的‘爱称’。”

  “班主任老师不仅对学习认真负责,而且还很关心大家的身体健康,就像我们的亲哥哥一样,我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会找彭毛老师,他也会帮我们尽心解决。”学生卓尕才宗说道。谈起自己的小药箱,彭毛东智腼腆地笑了,他说他要把药箱变得再大一点,再专业一点,这样就可以应对更多突发情况,也能让学生们在学校住得更加安心。

  “全校教师在复课前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全部到校封闭管理,学校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强,更像是一个大家庭。”樊成岩说。

  据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卓玛措毛介绍,从复课到现在班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每天都会有学生在上早自习之前提前来到班级自觉背书,而且大家对学习也是更加积极主动,有什么不懂都会第一时间请教老师。

  在没有复课之前学校一直采取网上授课的方式来保证教学进度,但在上课时总会有些重难点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就会出现一些差距,为了在复课后让所有学生都能最快跟上教学进度,原本是物理老师的卓玛措毛则当起了同学们的“全科老师”。

  无论是化学、生物还是数学,只要是有学生来找她,她都会“来者不拒”一一帮同学们耐心解答,要是碰到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卓玛措毛还会主动给他们耐心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再去结合知识点讲解题目。

  在卓玛措毛悉心地辅导下她们班的学生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了,“卓玛老师在讲题的时候很耐心也很仔细,我在上网课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都会标注下来,现在一复课我就把不明白的地方全都找老师问了一遍,感觉知识又巩固了一遍,记忆更加深刻了。”学生青梅才丁说。

  高原的江畔校园帮助一批又一批学子在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四季的风在山谷往复,吹动着待放的花和一个个少年的心。

学生正在学习制陶工艺。

   记者手记: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有趣的“农耕式”课堂体验,贴近生活的“虫草课堂”,搭放鸟窝,修复草皮……一项又一项新奇的劳动实践,让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的劳动课程火爆“出圈”,而在备受欢迎背后,则是学校校长樊成岩对劳动教育模式的不断思考与实践探索。

  樊成岩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看,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学生们能亲眼看到自己播撒的黑青稞种子长成结穗,心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劳动的艰辛会与收获的喜悦共存,在锻炼了劳动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玉树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把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让在当地随处可见的黑青稞成为劳动课程的首选“教材”,既贴近生活实际,又符合教学要求,在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基本道理,做到知行合一。

  除此之外,该中学还在劳动教育课程中体现时代特征,创新内容形式。当前,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劳动模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在自动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加持下,传统劳动变得“科技感”十足,这也给新时代的劳动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学校在《黑青稞种植》课程施教中,依托青海省信息技术专项课题《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下的高原农牧区学校种植课程》开展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黑青稞种植的劳动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光照、水文的记录统计分析农田的保水效果,通过对农作物精度与密度的对比计算产量的差异。这样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体验了现代化劳动技术与形态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力与创造力。

  同时,玉树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还投入资金建设了创客活动中心,使之成为劳动教育新的出发点,让人工智能设备成为劳动教育的新工具,劳动技能培养有了现代技术的助力。以项目学习为驱动引导学生使用3D打印机等数字化工具,在充满现代劳动教育浓厚气息的课程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基层声音】坚守初心勇做新时代教育先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