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起点 新征程 奋力开创“一优两高” 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发展改革工作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谋长远、稳增长、调结构、强生态、推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与时俱进谋发展,不断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深化省情认识,主动调适发展理念、方法和政策。在总体战略部署上,先后为“三区战略”、“四个转变”、“五四战略”提供决策支撑和政策支持。今年7月,十三届四次全会开创性地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积极组织起草相关政策意见,构建政策体系。在区域统筹上,编制发布了“十三五”纲要、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等重大规划,以及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青甘川交界地区平安与振兴工程方案。在经济发展上,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等重要方案,在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些为构建青海新时代发展格局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二、稳中见优抓投资,加快夯实城乡发展基础支撑
牢牢牵住投资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十八大以来五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量1600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8倍,年均增长15.7%。 公路建设日新月异。 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9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所有县城通二级公路,畅通西宁“外环内网”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铁路建设突飞猛进。 兰新二线和西宁火车新站建成投运,青海迈入高铁时代,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全面贯通,格库、格敦铁路加快建设,西成铁路先导工程开工,地方铁路实现零的突破。 民航发展提速增效。 新建花土沟、果洛、祁连等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一主六辅”机场格局形成。中东、东亚、东南亚国际航线开通,形成了辐射高原、通达全国、连接“丝路”的航线网络。 水利设施日趋完善。 引大济湟西干渠、蓄集峡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沿黄四大水库灌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开工建设,重点水源建设加快推进。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东西部开源节流、南北部保护修复的治水格局初步形成。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84.3万群众饮水标准显著提高。 能源保障不断增强。 青新750千伏联网、青藏330千伏电网进玉树、西格输变电相继建成,西宁北750千伏输变电开工,青海电网750千伏骨干网架初步形成,实现了全省大电网县域全覆盖,农牧区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迅猛前进。 移动通信减费提速,宽带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移动通信与全国同步进入4G时代,高原云计算大数据、青海新能源大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西宁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海东实现撤地建市。柴达木、环青海湖、青南等地区迈上特色发展之路,玉树灾后重建后续工作全面完成。美丽城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转型升级增动力,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显现。 循环经济持续推动。 不断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12条循环产业链初步形成,循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60%以上。打造千亿元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盐化工产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世界级新能源基地逐步形成。 聚力打造海西州、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项目,以及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3%,绿色能源输出到江苏、湖北等省。今年6月创下连续216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新纪录。 新能源产业迅速提升。 晶硅、硅片、电池等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升级,高原型风机制造及配套装备形成规模。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重大攻关科技项目,攻克了盐湖提锂、特色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硅铁矿热炉余热发电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电子级多晶硅、光伏逆变器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发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控加工中心等新装备。 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创新发展。 建成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省上空白。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基本形成,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形成规模,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5%,全国重要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建成。 服务业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 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工业。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新型商业模式和交易手段快速兴起,电子商务、健康养老、信息消费发展迅速,新的增长动能加快形成。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二个千亿元台阶,2017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产稳、二产优、三产增的新态势。
四、扩面提标促民生,有效保障发展成果普惠各族群众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民生保障从低水平广覆盖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进,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就业收入稳步增长。 全省全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均转移农牧区劳动力上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累计超过3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11.1%。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藏区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实现15年免费教育,新建3所高职院校,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突破,建成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和三江源民族中学。全省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5%,县级广播电视台建设实现全覆盖。“健康青海2030”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的状况明显改善。养老、医疗、低保等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近三分之一人口改善了住房条件。 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 持续加强物价监管,定期开展监测分析,依法查处价格违法案件,消费品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多年来控制在较低水平。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实施精准扶贫机制,不断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援青层次,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开工率和工程进度均居全国前列。
五、坚定责任抓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征程
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与制度建设同抓、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科学构建。 明确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的战略定位,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产业准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强化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启动生态移民生活补助、农牧民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等生态补偿项目。 生态文明标志性载体不断创建。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建设。 自然生态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统筹推进。 在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青海湖流域、柴达木地区和东部干旱山区组织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五大板块”生态建设格局加快形成,覆盖全省68%的国土面积。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青海湖水体面积持续增加,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大气、水和土壤环境得到改善。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黑河出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以上,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全省地表水优良比例达94.7%。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4%。
六、激发活力推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
累计提出经济体制领域重点改革任务700多项,启动实施30多项改革试点,“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平台构建稳步推进。 投资在线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共享、12358价格举报、公共资源交易四大监管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了地区、业务、周期的全覆盖;省信用平台实现与成员单位数据对接,省、市(州)、区(县)信用平台网站已建成并上线运行;全省政务信息系统覆盖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的2218个电子政务外网;完成青海省政务云、政务云监管平台、政务云统一网络接入平台建设,实现与政务云平台资源的对接,基本形成标准的监管流程。 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 编制公共服务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细化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逐步推进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流程”动态管理。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加强建设。 推动各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集中办理,完善办事指南。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把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开辟新时代“一优两高”建设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