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八宝油香”里奔小康
2月10日,伴着处处新春的喜气,记者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西北村一座名叫西北人家养心园的农家乐。屋内,飘来阵阵香气,在五六个妇女默契有序地配合下,一个个形状各异、泛着金黄色泽的油香就被端出了锅。
“新年到了,我们的新产品‘八宝油香’可是抢手得很!‘八宝油香’就是有馓子、花花、油饼、麻花等八个品种。为了让我们的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和人们喜爱,你看,我们别出心裁地在花花上设计了柳树、龙的图案……”西北村的村妇联主席马鲁格雅忙不迭地介绍起来。
“虽然我们才开业了十几天,但产品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过年了,准备年货的人都很多,今天就有二十份订单,我们可有的忙啦!”马鲁格雅满脸笑意,说话间也始终不肯停下手里的活。
回首西北村和村民们的过去,却是一段艰辛的过往。西北村原属海东市化隆县雄先乡西北村,后来由于李家峡库区建设,1996年,西北村整村搬迁至贵德县河东乡,成为了河东乡惟一一个回族村。
西北村党支部书记马尔果将没搬迁以前的生活概括为吃水难、行路难、致富难这“三大难”。“靠水吃水,我们吃的都是黄河水。每每下雨,水都变得混浊不已,沉淀下来才能饮用;我们居住在山里,山路弯弯、路途遥遥,上学、看病都不方便,饮水需要毛驴驮上山。一下雨山路打滑,根本无法出行;那时村民们主要依靠发展养殖业,种植小麦、小油菜、土豆等传统农作物自给自足,这些都只够勉强维持生计……”马尔果一说起那些困难的从前,用手直抹眼里泛出的点点泪花。
可自从全村163户653人搬迁到了贵德县河东乡,沐浴着党和国家的雨露恩泽,村民们曾经面临的难题全都迎刃而解。
贵德县移民局为每户补贴了6万元修建了房屋,让搬迁群众住有所居。而且自2006年以来,移民局每年都为搬迁下来的群众每人发放600元的补贴。2017年,全村又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宽了道路,铺设了污水管网,家家户户新修了院墙、大门,不仅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也日益提升。
马尔果伸出了他那双宽大而有力的大手比画着,过去与现在的差距,就像小拇指到大拇指的距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说马尔果话语平实,但听得出来,话里话外,更多是对党和国家的感恩。
搬迁以后,一代代勤劳勇敢的西北村村民们凭借着敢闯敢拼的吃苦精神以及代代相传的拉面手艺,很快,他们外出务工,发展“拉面经济”,将拉面馆开到了全国各地,收入也节节攀升。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针对村里留守的老人、妇女还有贫困户,贵德县、河东乡党委政府也自然有方法。
2018年,贵德县农牧局投资了50万元在西北村修建了6个农家院,西北村便充分利用当地回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将其打造为旅游文化民俗村。经过村“两委”与村民的商量,还为每一个农家院取上了别致独特、寓意美好的名字,有韩家大院、养心园、馨德园……这里不仅成为了贵德县打造全域旅游精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还是当地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的最佳场所。这些农家院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1500人次,平均年收入可达7至8万元。
今年,凭借中央财政下拨的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50万元资金,西北村在村内组建了旅游发展协会,专门做起“八宝油香、新八宝盖碗茶”等回族传统饮食,还开发了一个旅游小程序。
自从一月中旬开业以来,目前收入已达到了2万元。这里还带动了7位妇女务工做油香。马鲁格雅看着刚做的油香一袋一袋被拎上了手,装上了车,她嘴里喃喃道:“今年,又是一个致富年……”(栾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