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昔日贫困村 变成轿车村
没想到,昔日的贫困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明亮的大瓦房;没想到,以前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的私家车竟然开进了自家院落;没想到,走出大山的村民思维模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农历正月初四,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赵家湾村走亲戚时,所见所闻给了记者一个惊喜。
在窗明几净的农家院落里,一辆小轿车停放在一边。看着我们走进院子里,姑舅哥急忙接过手中的茯茶和青稞酒,硬是把我推上了炕。正在寒暄,硕大的炕桌上已经摆上了花卷和油炸馍馍,一杯浓浓的茯茶也端了上来。
春节时的拜年,往往是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再确认。面对一年中只见一次面的姑舅哥,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他说,今年他和嫂子外出务工挣了十几万元,把去年盖新房欠的钱全部还清了不说,还买了一辆六万多元的小轿车。以后去工地干活,就可以开着自己的车去了,不用再背着行李上上下下,汗流浃背地赶车了。
“现在,村里人有私家车并不新鲜了。今年,我们村里的人一下子就买回来了30多辆车。全村有一百多户,一半的人家都有了小轿车。”姑舅哥自豪地说。
在我们的谈话中,辣子、菜花等蔬菜一盘盘地被端上炕桌。我一再要求姑舅哥不要再上菜了,可他说:“现在日子好了,谁家去了不炒几个菜哩?”说着,硬把一个花卷塞到了手中。炒菜过后,一大盘肉又端上来了,姑舅哥说是自家的猪骨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多吃几块。
赵家湾村地处乐都北山地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靠天吃饭,生活拮据。
我小时候常常去舅舅家,“贫困”二字是记忆词典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词。后来,国家保护森林资源,改变了当地人“靠山吃山”的生产模式。本身就没有多少农田的村民,一下子生活更加难以维持。穷则思变的村民,放下胆怯纷纷走上外出务工之路。未料,改变思路的村民不仅腰包鼓了,脑子里也有了文化。
“这些年,在外面吃了不少苦,也经历了好多事情。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踏踏实实干活还是最本分啊。”姑舅哥说。
也许,姑舅哥说的本分就是所谓的“诚信”吧。这些年来,他和嫂子长年跟着一个来自四川的小老板干木工活,他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老板按时给他结算工资,相互讲诚信,现在两人都成了好友,共同帮助,一起赚钱。
临走时,姑舅哥托我从省城买几本关于木工和法律方面的书。他说,活到老学到老,没有知识和文化,总觉得欠缺些什么。从他的言语中,我找到了昔日贫困村蜕变为今日轿车村的答案。(祁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