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节后首场招聘会 企业求才若渴
2月24日,省人才交流中心节后首场综合型招聘会现场供需两旺,用工单位38家,求职人员350人,招聘岗位数326个,达成意向100余人。
三产用工需求旺盛
“找工作最好是稳定一点,在薪资待遇支付、社保缴纳方面,保质保量就行。”一名求职者说。招聘会上,园区企业、教育类企业、生产型企业都受到了应聘者的关注。
春节后,不少企业员工跳槽现象比较突出,制造行业一线员工、服务行业职工流动尤其多,企业不禁感叹虽然老员工流失的比率很小,但是普工流动比较频繁,一线操作工所需要的人才缺口较大。为抢占招工先机,留住优秀人才,不少企业开出优厚待遇,一一罗列公司福利,也算是拼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时下紧缺的用人岗位集中在三产。电商营销、网络策划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
“我们的云商销售平台刚刚建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电商销售和策划岗位一人难求。相关工作人员多半是从外地高薪聘请的。”一家电商的人事负责人坦言。
物流行业也是招聘会中的热点岗位,很多毕业生对这个岗位望而却步,岗位数提供很多,毕业生却有些顾虑。“快递员很辛苦,而且每天骑个车送快递也不怎么体面。”在一家物流公司展位前,一名毕业生犹豫是否要投简历。针对这样的顾虑,用工企业表示,企业不仅需要业务人员,也需要大量管理人员。物流企业负责人还透露,目前,物流业急需大量人才,待遇丰厚。
特色产业成香饽饽
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多家独具青海特色的企业也在招聘会上搜罗人才。青海高原牧歌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招聘的人才近40名。“节后,企业将开始大规模生产,急需近30名一线工作人员。同时,企业还将不断研发新产品,实验室人员也出现缺口,需要5名左右的专业人员。”企业董事会秘书赵静宣说,大美青海旅游商品的推介,让企业有了后劲和动力,青海牦牛乳制品销往外省,甚至是出了国门,也是靠着这一优势,求职者纷纷向企业抛来了橄榄枝。
一早上的招聘效果,企业还是很满意的。“有几名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我认为很有潜力。两天后就开始面试。”赵静宣表示,面试通过后的求职者可立马走上岗位,平均工资待遇达到3000元,入职后,企业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
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招聘会上,高校毕业生大约占求职人数的一半以上。省人力资源市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以往,企业招聘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毕业生大多选择去考教师或者公务员。这两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企业招聘中求职成功率明显提高,毕业生对参加企业招聘会有了热情,就目前来看,招聘会的效果还不错。工作环境怎么样、是否有升值空间……90后毕业生走向职场,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求职特点:看轻待遇重价值,不爱稳定爱创业。
工资待遇是多少、社保缴费怎么给……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求职者关注的热点。工作环境、职业价值的体现是毕业生最关注的事情。
受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的影响,薪资待遇逐渐成为毕业生求职的辅助条件。“我想找份合心意的工作,工资差不多就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李婷婷给一家教育机构投出了简历,在她看来,找工作首要的就是感兴趣。
在采访中,有6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有着这样的想法。比起前几届毕业生,现在的毕业生对“稳定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有所下降,这样一来,企业招聘尝到甜头,有一部分优秀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发挥价值。
务工者有了新思想
这场招聘会上,还有一部分求职者是农村务工人员。“以往农民工都要等到正月十五以后才会谋划着出去找工作。如今,在脱贫政策、就业政策下,懒人少了,有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多了。”省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还透露,现在的农民工去外地挣钱的少了,都想着能在家门口找一份工作。
随着青海经济的不断发展,双创精神的带动,各类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用工需求逐年攀升,尤其是餐饮服务、物流外卖、营销岗位人才供不应求。这也让省城周边农民工获得了就业机会。
“现在,村上的人都在周边找到工作,月收入还不错,还能顾上家里的老小,挣上钱、存下钱,我们再没有出去挣钱的必要了。”省城北区大堡子镇一名务工者说,他也在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司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