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装着人民,笔下才有真情 ——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纪实
2016年11月30日,距离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刚刚过去一周时间。青海日报社记者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走基层看发展”。寒冬时节,记者眼中呈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排排整齐的新房,一条条规整的村道,崭新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满心喜悦忙碌的村民,这个刚从山沟里搬迁出来的新村一片生机盎然。村民们把省报的记者拉进了自己窗明瓦亮的新居,七嘴八舌拉起了家常。整整4天,记者穿行在新村田间,记录着每一句淳朴的话语,每一张幸福的笑脸:“我们一直被一种真真切切的幸福感所包围着!”12月5日,《青海日报》头版、四版联动,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班彦村,好日子更有盼头了》《新房新景新生活》全力推出,沾着泥土的现场通讯和4幅彩色大图,把这个扶贫搬迁新村的生活图景呈现给全省人民,许多同行为报道中饱蘸深情的笔触叫好。
2016年11月23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中央驻青和省内主要新闻单位调研,主持召开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亲切地鼓励大家,要牢记习总书记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牢记总书记“四个坚持”“四种新闻工作者”的亲切叮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人民风采,反映人民心声。
唯有真情最动人。班彦村的报道,是全省新闻战线积极行动起来,以习总书记关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化“走转改”,力行“三贴近”,用鲜实火热的基层报道成果贯彻落实王国生书记在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一个缩影。
同样在2016年11月30日,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深化‘走转改’百日大竞赛”活动的通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新华社青海分社、人民日报青海分社、青海日报、青海广播电视台、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以及多家新媒体派出了一组组记者,走进三江源头、走进雪山牧场、走进厂矿企业、走进农村社区,1100多篇鲜活的基层稿件纷纷见诸报端、飞上荧屏。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进“四个转变”,聚焦“六个着力”……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细落小,体现在报纸荧屏上,更体现在基层生动的实践中,体现在干部群众的共识里。
担当责任,导向才能在心中
王国生书记主持召开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第二天下午,省委宣传部迅速组织中央驻青及省垣媒体主要负责同志专题落实王国生书记讲话精神,就学习贯彻习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六中全会精神在高原大地落地生根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与媒体负责人和一线记者亲切交流,他告诉大家,“要牢记好新闻是‘走’出来的,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的要求体现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中,把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要求体现到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中,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为落实习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好王国生书记的要求,省委宣传部围绕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这个大主题,以进一步深化“走转改”为抓手,做出了系统的安排部署,锤炼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后,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贯彻落实王国生书记在全省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实施要点》和《青海省新闻媒体深化“走转改”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加强指导,以各新闻媒体为工作主体,以集中培训、业务竞赛、干部交流、强化基层联系点建设等为载体手段,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四个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准的工作评价机制,切实建立常态长效、可持续的“走转改”工作推动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精心谋划、科学设计、扎实行动,以习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迅速把全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引向深入。
2016年12月初,一条题为《今天,青海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靓了》的微信刷爆了青海人的朋友圈。原来,1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有担当,能落地,见效益,青海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报道。青报新媒第一时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把这条新闻传遍高原。在微信留言中,广大网友纷纷表达了自豪感,表示要更好地保护好青海的蓝天白云。
作为省委机关报,青海日报时刻牢记、切实肩负起全省新闻宣传战线及舆论阵地排头兵重任。青海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张伟介绍说,社党组第一时间组织中心组成员学习王国生书记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方案;编委会负责人带头下基层,仅2016年12月份就带领记者深入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西宁市大通县城关镇李家磨村、城中区城管局、海东市平安县三合镇幸福家园、沙沟乡侯家庄村等地采访,还组织召开多次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200余人次。
50多天里,青海日报以《让四个扎扎实实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深化“走转改”百日大竞赛》、《“两学一做”典型在身边》、《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基层》等重点栏目为依托,在省委十二届十二、十三次全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尕布龙、尖措、拉乙亥麻村典型宣传等重大事件、重要关头、重大节点上,及时发出主流之声、响亮之声、权威之声,引导社会思潮、舆论方向,刊发重点稿件140余篇。
为加强队伍建设,青海日报近日在玉树市设立“青海日报记者培训基地”,对近年来新入职的编采人员开始轮流进行实训锻炼。
青海广播电视台专门安排部署“冬走基层”采访活动。党员、骨干记者带头沉下去、动起来,同时引导年轻记者勇担当、多历练、出精品。《互助县班彦村:易地搬迁拔贫根真帮实扶兴产业》《精准扶贫暖房暖人心》这组报道,记者真正走起来,来到互助县、大通县农家院落,采集第一手资料,亲身感受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和成果。《以“四个转变”理念助推青海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这篇报道,记者用三天时间深入海东市互助县、海北州刚察县,对我省创新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行详细采访,有故事,有细节,有广度更有深度。同期声朴实生动,记者点评到位,真正体现出记者俯下身、沉下心的踏实工作作风。
贴近群众,感动就会在身边
坐落在尕海滩草原上的拉乙亥麻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过去,拉乙亥麻村因“问题”而闻名,今天,却是因“先进”而闻名。在五、六年的时间里,拉乙亥麻村为何能够实现由后进向先进的转变?带着这一问题,青海日报社记者蹲点采访,捕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为读者呈现出拉乙亥麻村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发展变化的生动画面。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离鲜活越近,离感动就越近。
新华社青海分社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确定了民族团结、改善民生、生态文明、藏区稳定、柴达木循环经济等一批重点选题,全体编采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落实。他们响亮地提出:做好青海公民、西宁市民,上接天气、下接地气。
西宁晚报社社长王总宏带头加强策划、自己撰写评论:《像战士一样去战斗》,鼓励编采人员热情投身到“走转改”的新闻实践中去。报社先后刊发了《大通两个贫困小山村的大变化》《一个重点贫困村里的“三个梦想”》《无人车间见证西宁工业蝶变》《国家公园来了7275名守护者》《一线探访:听贫困户讲脱贫摘帽故事》《记者和市民一同感受身边的菜篮子》等多篇重点稿件。报道内容贴近现实和基层,有思想有温度有质量,而且来自不同社会层面,在西宁晚报社以往的报道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深化‘走转改’百日大竞赛”活动开展之前,西宁晚报每周刊发来自基层鲜活有价值新闻稿件不足10篇,在开展活动以来的短短41天里(12月1日到1月11日),西宁晚报就刊发评论、消息、通讯120篇,刊发“走转改”新闻的频次增加了近200%。
西海都市报全体采编人员不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具体实践,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声音家喻户晓,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千家万户。《现场走访:群众办事时间越来越短》《西宁社区职责“大瘦身”》《本报探访2017年第一个工作日》《2016青海人住得怎么样》等一批贴近民生、贴近基层的好稿件引发了读者的热评。初步统计,去年12月以来,西海都市报每天刊发的基层稿件达到20多篇,比以前增加了60%。
练好“笔力”,稿件才能有“温度”
寒冬的清晨,天麻麻亮,西宁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主持人便来到城东区褚家营村和王家庄村的一条没有照明的昏暗通道里,体验村民出行困难和孩子们上学路上的不便,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找解决办法。走过田间地头,体味民生百态,年轻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深有感触地说:“走基层、转作风是一次心灵洗礼。”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真情。
青海日报社以全媒体采编平台运行为契机,再造采编流程,在加强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过程中,鼓励编辑记者探索全媒体采访的新路子,在报纸、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多个传播平台,全媒体、全天候、立体式开展报道,让记者讲精彩的“青海故事”。
新华社青海分社在一个多月里,由分社领导带头,到基层一线去锤炼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掘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生动故事,使报道有血有肉。
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加强策划,统筹推进,保持热度,把做好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六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解读作为网络宣传引导的重点,让党的声音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占据首页首屏头条,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同时,创新宣传方式,做好移动端再编辑、微传播,发挥各自优势,制作信息可视化产品,采取多种手段宣传,确保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六中全会精神下到基层,入脑入心,不断增强人们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突出“快合新”,强化“走转改”,整合中央和我省主要媒体报道资源,开设“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让‘四个扎扎实实’在青海落地生根”等栏目,以通讯、综述、现场报道、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两学一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精神高地、服务群众等主题,把硬新闻进一步做软做活,集中报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推动力,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生动实践。
“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三贴近’,继续‘走转改’,用心聆听,脚踏四方,才能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新闻作品。”青海日报社记者林玟均说。
适应新形势,引领新形势,青海的新闻宣传工作任重道远。形势决定任务,任务决定状态!青海的新闻工作者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顶着风雪,奔行在高原大地;踏着泥泞,走进农家牧户。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意愿:以最振奋的状态,最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卢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