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风情海东旅游升级版——访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马成文
青海新闻网讯 省委省政府提出,到“十三五”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提出“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的发展思路,着重打造“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空间布局,全省旅游将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在全省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海东将如何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近日,记者专访了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马成文。
●时报记者:“十二五”期间,海东旅游业发展成绩喜人。“十三五”期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海东旅游将如何把握机遇、开创新局面?
马成文: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建成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旅游品牌,树立了“极地门户·青藏首站”品牌形象。“十二五”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3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6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29%和540%,旅游收入在全市GDP的占比由“十一五”的4.5%提高到7.4%。旅游总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其他各项指标增幅。
海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展前景广阔。去年通过参加在开封市举办的“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加强了我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积极接触,必将为开辟海东文化旅游市场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海东处在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我市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有着民族历史渊源,在打通中西亚国际旅游通道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与中亚、中东的商贸往来逐步扩大,必将为海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时报记者:“十三五”期间,海东旅游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马成文:“十三五”期间,海东旅游将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同时,培育2至3个文化体育节会和赛事品牌;打造2个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景区;力争培育年产值5000万以上的文化旅游企业1个,2000万以上的文化旅游企业3个。实施各类项目161个,计划完成投资167亿元。
●时报记者:今年海东旅游发展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马成文: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海东计划接待海内外游客9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完成旅游总收入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今年将按照“一圈三廊道四板块”的旅游布局,完成《海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内完成3、4号保护棚和博物馆主体建设工程。瞿昙寺景区文化旅游开发要尽快开工建设明清商业街、景区宾馆、文物本体保护、文物陈列管理中心项目,积极争取经卷修复、壁画修复项目。柳湾遗址开发要抓紧保护性规划审批,尽早启动考古勘探工作。同时,要将“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极地门户·青藏首站”旅游形象传播到四面八方。
此外,今年计划实施各类项目41个,完成投资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积极争取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园区、体育馆、博物馆等重点项目。重点实施续建项目4个,新建项目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