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贵德 在乎山水风云与流徒之间
青海新闻网讯 贵德,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境内长达74.7公里,属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汉文化和藏文化的汇集处,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地。
贵德县东西宽63.4公里,南北长90.6公里,辖4镇3乡,119个行政村,县城驻河阴镇。现今全县有汉、藏、回、土等20个民族,11.09多万人,和谐友好地居住在这35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县城距省会西宁市97公里,距海南州首府恰卜恰镇158公里。有西宁—久治、贵德—共和、贵德—循化3条省际公路和贵德至李家峡的水上航运线连通着交通便捷的贵德。
近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德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初步构建了文旅一体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先后获得了“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名胜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贵德县现为全省唯一的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在青海“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格局、“一圈三线”旅游发展布局以及环西宁“一小时经济圈”中占据重要的区位优势,是青海旅游资源最为富集,且品种全、品位高、城市与自然空间组合最好的地区之一,堪称为青藏高原的浓缩版。
到“十三五”末,随着交通体系的完善,按照卫星城市建设要求,贵德将逐步建成全省旅游发展示范区、青海省游客集散地、青海黄河生态文明展示区、青藏高原乡村旅游目的地。
……
认识贵德,可从它的自然风貌、历史人文和旅游发展来了解。
贵德的自然印迹
大约4000万年前,北移的地壳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插,使得其间的古地中海海底产生褶皱上升,随着海水逐渐褪去,一块新生的陆地渐次隆起,成为现今的青藏高原。在其东北边缘,即东经100°58′8″——101°47′50″、北纬35°29′45″——36°23′35″之间的陆地,发育成今天贵德盆地的地质母体。
温暖潮湿的侏罗纪来临,贵德盆地的大片红土地上徜徉着乳齿象、披毛犀牛、三趾马、真马,乃至恐龙这些史前动物,蕨类、苏铁以及众多的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远古植物,也为这些当时陆地的主人们提供着丰盛的食物。
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山峦沉浮、江河改道,地质的不断演变把那些史前动物埋在了这片红土地中,成为这里沧海桑田的最初写照。
大自然中的风和水,永不停息地冲刷和剥蚀着这里的地表。由红土构成的丹霞地貌从此就长久地屹立在贵德盆地,成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黄河水系永不停息地奔流,在贵德境内形成了大面积富含养分的冲积扇,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让栖息在这片热土上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及后来形成的古老羌戎部族有了自己的家园。
地壳的角力,使得贵德县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海拔最低为黄河松巴峡口2170米,最高为扎木日根山5011米,县城海拔2200米。
境内流入黄河的主要河流有12条,黄河北岸有多隆、浪麻、昨那、多拉、曲卜藏、龙春、尕让、松巴等8条河流;南岸有暖泉河、莫曲沟(西河)、高红崖河(东河)、清水河等4条河流,其中清水河是出境河流,流往同仁县。另外还有红岸河、莫渠沟河、龙春河、浪麻河等河流分别从南北两侧汇入黄河。
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显低气温-23.8℃。年平均降水量251-559毫米,全年无霜期258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年日照时数为2928小时。
县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铜、铁、铅、锌、镍、沙金、砷、石英石、萤石、石灰石等11种矿种。
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贵德美景,既有以壮丽秀美的高原绿洲、独树一帜的黄河湿地、神奇独特的扎仓温泉、郁郁苍苍的高原林海等吸睛的景观;又有碧水清澈的黄河流水,及风景如画的河岸景致;还有着巍峨雄奇的高山峡谷风光和千奇百怪的丹霞地貌。这一切,让欣赏了美景的人来说,“贵德值得来,值得好好地感受!”
贵德的历史人文
自贵德栖息了以此为家园的羌戎先民之后,便有了丰富文化的滥觞。“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仰韶文化”、“昆仑文化”、“唐汪文化”、“黄河文化”等多种文化遗址,成就了贵德的深厚底蕴,在这里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史学家告诉我们,早在秦朝之前,智慧的羌戎人就已经在贵德盆地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了。
羌戎人是青海的原住民,这伟大勤劳的民族曾将野羊驯化成了藏系羊,曾将野马驯化成了藏系马,曾将凶猛的狻猊驯化成了忠实的藏獒,曾将桀骜不驯的野牦牛驯化成了温顺的家牦牛,更重要的是,很早以前,他们就培育出了青稞这种高产耐寒的农作物,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日里,成了青藏高原各民族赖以生存的食物。
在羌戎人生活的那个古老年代里,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让智慧的羌戎人很早便使用了“二牛抬杠”,这种简陋的耕作方式意义深远,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正是以这种古老的方式,从黝黑或是褐黄,从肥沃或是贫瘠的泥土中,攫取了延续生命的珍贵食粮。
据《贵德县志》记载,到了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贵德设置了河关县,自此,贵德便纳入了汉朝的郡县体制。随军迁移来的汉人居住在羌戎人之中,开始了文化的互相影响;
魏晋时,贵德分别隶属于后凉、南凉、后周、吐谷浑等多种政权的统治,大批鲜卑贵族在吐谷浑国治下进入贵德,统治群羌;
隋唐时,属于九曲黄河之地的贵德多次易名。吐谷浑国亡于吐蕃,吐谷浑治下所有民族融合于吐蕃,成为当今藏人的族源之一。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贵德成为了远嫁吐蕃金城公主的陪嫁汤沐之所;
宋时,贵德为吐蕃分裂后的唃(音古)厮啰政权所有;
元代,蒙古政权拥有了贵德,蒙古人进入贵德;
到了明永乐年间(1406年),回族进入贵德;
清光绪初年左右,土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陆续迁徙到了贵德,这里更是成为了中央集权在青海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
作为河湟谷地著名粮仓的贵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各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孕育了贵德人崇尚文化、传承文化的淳朴民风。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尚尤则柔是流行于贵德县河西镇下排村一带的藏族歌舞种类,其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老藏族艺术传统,具有广泛的民众性和社会基础,其储藏量居藏族舞蹈之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则柔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并广泛反映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抒发思想情感。它不但表现出强烈的自娱性,而且具有非常浓厚的庆典性、仪式性和超高的表演性。
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德县罗汉堂寺、昨那寺鹿舞和贵德六月庙会,凸显着这片沃土的丰盛沉淀。
数项州、县级非遗项目,预示着这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贵德县共发现各类文物保护点449处,目前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包括墓葬、遗址、古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文化遗存。各时代遗留下来的陶器、瓷器、玉器、铜器等珍贵馆藏文物1145件。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古建筑群——玉皇阁集儒、释、道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是贵德多元文化、多种宗教融合相安、和谐共存的历史见证。
贵德的旅游发展
贵德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具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休闲养生地”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的优势。
近来年,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德县依托“天下黄河贵德清”这个旅游品牌,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内涵,致力打造黄河南岸景观带、千姿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贵德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做足做强黄河这篇文章方面,仍有较大潜力,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大美黄河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和运营,拉开了贵德县打造青海第一黄金水道的序幕,这在全省旅游和黄河航运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县的旅游部门以加快旅游事业发展为契机,以打造旅游强县为目标,以“解放思想、创新旅游”为动力,以项目推进年、宣传推介年为抓手,积极创新,各项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这一年,县里投入资金3.53亿元,实施旅游项目19项。安多第一拉则群、黄河南岸景观道、县城旅游星级厕所、观音路停车场、金河源国际商务酒店等项目全面完工,新建农家院20家、提档升级50家。推进文旅融合,鹿舞、则柔等非物质文化在七彩峰丛地质公园、中华福运轮景区常态化演出,成功举办和协办了中国·青海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黄河文化旅游节等8项重大文旅节庆赛事活动,推出“黄河湿地看天鹅”、“宗教民俗文化游”、“尝果品·健身体”和“生态科普游”等6项冬春季旅游活动,延伸了旅游文化产业链条,丰富了旅游内涵。
在强化宣传营销工作中,他们在华中、西南地区的8个重点城市开展了“天下黄河贵德清”巡回旅游推介会,与青海新闻网合作开通了贵德旅游网,在乐途、乐视旅游视频等知名网站发布贵德旅游信息资讯,在《自由自在》杂志上开辟了贵德旅游专版,在全国15列列车、北京市150辆公交车投放贵德旅游宣传海报,在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上,推出以贵德县黄河南岸的“中华福运轮”景点为背景的中华福运轮信用卡,进一步提升了贵德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旅游人数达到237.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21%。
今年1至4月份,这个县共实施旅游项目12项(新建7项,续建5项),总投资2.7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033万元。其中:千姿湖生态旅游项目正在实施道路、绿化、木屋、景区大门等附属设施工程;水车广场改扩建项目已于黄河文化旅游节前全面完成;黄河南岸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修建了水上乐园、停车场、旅游公厕;贵德旅游形象大门、旅游形象雕塑已完成设计工作,5月底已开工建设;北山湾瞭望观光塔项目,7月份开工建设;查达莫愁庄园建设项目完成场地平整和绿化工程;按照“世外桃源、密宗仙境、松巴藏寨”打造理念,开展了松巴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打造“烧烤采青区、帐篷宿营区、田园采摘区、民俗体验区、运动休闲区”五大功能板块建设。
同时,这个县的酒店建设有序推进,龙翔大酒店、河滨快捷酒店、新世纪商务酒店完成主体部分,正在进行外部装修,预计年底可建设完成;荣升宾馆处于前期准备阶段。此外,通过多方招商,古城开发保护、扎仓温泉开发项目已与意向企业达成初步协议,“黄河三峡”旅游品牌正在积极打造中,特别是通过“边招标、边运营”模式实现了大美航运试运营。
据统计,1至5月份,贵德县共接待游客91.53万人次,同比增长24.76%;其中,一日游59.49万人次,过夜游客32.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361万元,同比增长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