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无悔入昆仑 ——青海地质工作者群像

14.01.2023  09:53

高海拔地区寻矿。图片均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面对采访,已是耄耋之年的苟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是1968年初,他和三位同学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青海,成为青海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一分子。

  彼时,这位打从心底里崇拜李四光、立志也要为国找矿的年轻人已在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参加工作。

  “相比青海,安徽是鱼米之乡,气候温暖,但我们几个人没想那些,就一个信念,国家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苟金心里清楚,自愿报名请求调动意味着什么。

  20世纪50年代,为给国家经济建设寻找急需的“工业粮食”,原地矿部632石油普查大队16名地质队员身裹羊皮大衣,骑着骆驼、背着枪,来到荒无人烟,被后代地质人称作“生命禁区”的柴达木盆地,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石油普查工作。1958年4月,在原地矿部632石油普查大队的基础上,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简称青海省地矿局)正式成立,从此彻底改变了青海地质工作基础落后、百废待兴的旧面貌。

  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昔日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已白发苍苍,可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献身高原“为国找矿”的坚定信念却不曾更改。65年来,他们脚踏巍巍昆仑、俯视祁连达坂,丈量察尔汗盐湖、纵横柴达木盆地,先后探明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发现各类矿产137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在茫茫戈壁、亘古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找矿奇迹。

使用经纬仪定位。

风雪中搭建帐篷。  

  初心,用生命践行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这首发表于1953年的《勘探队员之歌》,激励了无数献身地质事业的年轻人。

  早期的青海地质找矿工作异常艰苦。白天,地质队员啃着冻洋芋,吮上几口雪水冰凌;夜晚,他们靠打地窝子,裹着羊皮大衣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夜里瑟瑟发抖,还得在半梦半醒之间提防着野兽的侵袭。每到有人的地方,队员们就租买一些牦牛、骆驼和马,有时雇佣一两个向导,驮着生活物资、行李和标本样品一路前行。正因如此,所有队员都学会了赶牦牛、骑骆驼和骑马,两腿内侧都磨出了老茧。遇上目标靶区,还要进行槽探、坑探等必要的地质手段。有些大一点的设施和工具需要拆散后马驮人扛。由于交通不便,只有到冬天才能和父母妻儿团聚,此时大家往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胡子拉碴,连他们都忍不住调侃自己:“远看像逃难要饭的,仔细一看是地勘院的”。

  即便条件如此艰难,凭借这种热情和激情,地质人在生命禁区战天斗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找矿奇迹。就像当时的青海省第十五地质队,在海拔6100余米的吴曼通找到了水晶矿,及时解决了我国精密仪器制造和刚刚起步的航空航天事业之急需,被国内专家称为“新中国地质尖兵”。

  成绩的背后,不仅仅是汗水,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1956年4月,在野外从事普查工作的原637队职工李自立被土匪枪杀,年纪不到20岁;

  1958年8月,地质队员李进文、谢福金、何生福在曲麻莱沙金普查时失踪;

  1960年5月,分队长王鸣珂,地质队员杨崇州、罗彦平、李天德,4名地方工作人员共8人在返回驻地的途中被土匪残忍杀害;

  1970年5月,测绘队员徐铭茂、薛才光在测区选点时遭遇雪崩,徐铭茂这名从新加坡归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年仅33岁的年轻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73年8月,地球物理探矿队的芦兰儒、田学瑞、陆跃清、王敦求4名地质队员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工作时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因冻饿无力而倒下,除芦兰儒外,其他地质队员永远留在荒原;

  ……

  “柴达木盆地,与其说是矿产的源地,倒不如说是地质队员汗水和鲜血凝成的圣地。”在一篇文章中,首任青海省地质局局长高保中如此回忆。

  60多年来,除了156名地质队员牺牲在找矿一线,这支队伍还涌现出以“英雄群体”柴达木队58号机组、“全国功勋地勘单位”柴达木综合地质大队为代表的先进集体,“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胡道春,“青海学者、俄罗斯外籍院士潘彤”,“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先行者张启元”,以及高保中、亢振兴、陈金虎、王景胜、索有瑞、李乐贤、王秉璋等一大批代表着地质“三光荣”精神的国家、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先后有11个单位获国家和省部级先进集体,1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50余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局属13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曾这样写道:2012年5月,我带队下基层宣讲党代会精神和调研工作的过程中,走遍了海西的重要矿点和工区。所到之处,无不为一线地质队员和科研工作者埋头实干、吃苦奉献的精神所感染。面对这些可亲可敬的地质人,谁又能不为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怀所深深打动!让我们向可爱的地质人致敬!

  眼前不见苦,只因宏图在心中。

潘彤和地质人员。

学莲湖区域化探。

  使命,以实干作答

  有人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地质勘查开发史。

  6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省地矿局历届局党委团结带领几代高原地质人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党和人民赋予地质工作者的各项重要任务,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及保障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业矿为先。原632地质队在冷湖钻获第一口油井,孕育了青海油田的诞生;原地质五队发现锡铁山铅锌矿,造就了中国企业500强西部矿业的原身;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院察尔汗盐湖勘察成果,使青钾集团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企业。

  经过几代地质人的艰苦奋斗,填补了青藏高原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空白,首开可可西里无人区地质调查先河,编绘了全省1∶100万大地构造图、区域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图、综合水文地质图,掀开了青海基础地质工作的第一页。承担并完成全省面积90%以上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查明了全省地下水文条件及地下水资源分布,奠定了全省水工环地质工作基础,开启了地质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里程。构建起青海地层构造、岩浆岩序列,摸清了全省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基本特征,建立青海地质构造演化模式,确立和划分主要成矿区带,大幅提升了全省基础性地质调查程度和研究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地质资料和重要科学依据。

  进入新时期,青海省地矿局立足地质工作发展实际,确立并大力实施“地质立局、产业富局、人才强局、和谐兴局”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找矿重大突破。

  ——三个发现: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了“三稀”成矿带;首次在八宝山地区发现了具有很好生烃能力的页岩气,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找气空白,为清洁能源领域找矿突破谱写了新篇章;首次在海东地区(今海东市)、柴达木盆地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海东地区(今海东市)依托富硒成果打造了“高原硒都”。

  ——三个突破:首次在柴达木盆地深层发现厚大孔隙卤水钾盐,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提交了国内规模第二的夏日哈木镍矿床,填补了我国造山型岩浆熔离铜镍矿超大型矿床空白;共和盆地在全国首次钻获236℃优质干热岩,这是青海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

  ——三个基地形成:祁漫塔格地区千万吨级铁铜铅锌矿勘查开发基地的形成;东昆仑千吨级金矿勘查开发基地的形成;沱沱河地区千万吨级铅锌国家资源储备基地的形成,有力地支撑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为全省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战略接续。

  2008年,青海省地矿局以体制创新和机制转变为重点,对所属地勘单位进行结构调整、重组合并,同时成立了以金辉矿业公司、霍布逊盐湖公司、地矿房地产公司为龙头的“一黄、一白、一地产”三大支柱产业,反哺了地质勘查主业。全局形成了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地质工作新体系,建立起以地质勘查业为主导、地勘延伸产业、矿业及房地产开发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地矿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积极落实“大地质”新发展理念,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按照围绕“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数据、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四大一高”发展新思路,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地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地勘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通过对东昆仑、柴北缘等重要成矿带的综合地质调查,圈出综合化探异常2659处、成矿远景区133处、找矿靶区489处。柴达木盆地山前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卤水钾矿资源量不断扩大,第三系背斜构造区硼锂找矿取得实质性突破。东昆仑成矿带西段新矿种的发现,进一步拓展了找矿空间。首个千万吨级铅锌战略储备基地在三江北段诞生。盐湖深层卤水、共和干热岩、八宝山页岩气、祁连木里可燃冰、东西部富硒土壤等新兴能源资源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由“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惟一的盐湖勘查专业队——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领衔开展的“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现代盐湖可利用资源核查”项目,在预测的近26亿吨钾盐资源量中,已查明资源量8.74亿吨,实现了青海省深层卤水找钾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有效缓解我国钾盐资源紧缺的局面。

  首次在青藏高原北缘完成了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完成全省3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排查地灾隐患点2300余处,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30余项,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了青海5个州29个县人畜水源调查,勘查评价全省90%以上地下水源地,有效缓解了严重缺水区饮水供需矛盾。

风餐露宿。

  发展,靠探索书写

  今年57岁的潘彤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1988年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地球化学勘查系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青海,成为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下属的青海有色物探队野外分队的一名工作人员。

  30多年来,潘彤坚持奋战在青藏高原,进行区带找矿勘查、矿产喷流—沉积作用、地球化学勘查等领域研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也是青海省惟一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曾主持多项重大项目的实施及地质项目的立项设计、报告评审工作,与同事一起累计发现各类大中型矿产地近10处。

  如今,无数个“潘彤”奋斗在我省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潘彤工作室”,充分发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优势,“传帮带”培育地质专业各领域优秀专家、优秀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6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1人、1人获首届“青海学者”荣誉称号、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1人获青海首个“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称号。先后有2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8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人入选省“高端创新人才计划”。造就了一大批青年科技创新能手、省部级专家和80后、90后以及00后技术骨干。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精、尖地质专业人才队伍。

  在地矿局,“潘彤工作室”是其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这里相继建成西北地勘系统首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青海省页岩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勘探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平台26个。

  如果说,科技工作人才辈出,为青海地勘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障,那么,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则为服务地质找矿、支撑青海地质工作发展增添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仅在“十三五”期间,青海地矿局就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项。发表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出版专著21部。制定了《青海省农产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等9项地方标准、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1项,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有力助推了青海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开创了‘政府+科研+合作社+农户’的成果转化平安模式,希望用我们的工作,助力‘四地’建设。”

  今年36岁的张亚峰是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副院长。2008年,这个山西姑娘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了青海,成为了一名扎根高原的地质工作者。十多年来,她和同事一道,先后在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圈出约3745.2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壤,建立了平安富硒种植示范基地,研发“彩石合西”富硒小米,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也将自己的论文写在了青海大地上。

  回望来路,从解放之初青海地质科技工作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人才结构持续优化、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几代地质人摸索出了一条适应青海特点的地质科技创新之路,培养了一支年龄结构与专业层次更加合理的技术队伍,形成了一批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基础性、关键性原创理论,支撑引领了青海地质工作的发展和开拓。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写好新的历史。

  65年的积淀、发展,将青海省地矿局锻造成一个不惧风浪、不畏艰苦的集体。面对未来,仰望昆仑的高原地质人将加快融入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战略,强化服务青海地方经济建设,围绕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着眼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可有人说,如铁的雄关、如铁的征程,终究会在如铁的团结、如铁的精神面前变成坦途。

  英雄无言,再启征程。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