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 】生态观察:呵护好三江源的“肾脏”

03.12.2015  10:55
      一

      初冬,行走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片片枯黄的草地、低浅的水池映入眼帘,候鸟在这里觅食,牧民在这里放牧,薄雪覆盖冰面,在远处雪山的交相辉映下,景色壮丽。这里是我省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地区之一。

      每年4月份到10月份,黑颈鹤开始聚集在隆宝湖。保护站副站长普布像往日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巡湖、看鸟。对于普布来说,隆宝湖是他的第二个家,保护区内的黑颈鹤是他的伙伴,甚至可以说是家人。30年来,普布呆在隆宝湖的时间胜过呆在家里的时间。

      守护候鸟的日子特别艰辛,普布告诉记者,保护站成立之初,站上只有一排土坯房,3个管护员,没有经费,每年取暖用的牛粪、照明用的蜡烛都是自己掏钱买的,更不用说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如今,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和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建起了保护站的楼房,有了9个管护员,保护站还有望年内通电。

      更让他们欣慰的是黑颈鹤、金雕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中,黑颈鹤已经从建站之初的22只增加至216只,大天鹅、高山秃鹫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和雪豹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成倍增长,斑头雁也从原来的几百只达到了1万只。

      二

      玉树州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这里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水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大、野生动物种类多,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和生态的“处女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了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和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枯,沼泽地消失了,水源涵养功能衰减,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全流域的生态安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湿地保护,先后成立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湿地保护与建设力度,三江源头湿地开始重现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的昔日美景。

      今年6月,玉树州湿地保护工作现场会在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召开,这个会议的一个亮点是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考察组来到了现场,听取了玉树州湿地保护工作情况。会场内外传出来的信息是原则同意将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昂赛-萨呼腾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范围,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在已取得试点建设资格的基础上,通过国家林业局考察组实地考察,原则同意将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纳入国家湿地保护重点投资范围;从这些成果来看,会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至此,全州湿地面积达到了263.45万公顷,位居我省第二,湿地总面积占到了全省湿地总面积的32%。

      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内湿地面积8047公顷,其中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规划区内共有高等植物23科42属187种,野生动物15目33科65种,其中以鸟类为主,届时,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鸟的乐园”和“物种基因库”。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杂多县昂赛—萨呼腾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的实施将为玉树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建设带来新的明天。

        在这个会议上,玉树州和常熟市还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展玉树州湿地保护工作的协议》,就加强湿地保护项目管理方面达成了相关合作协议。其中一条就是从明年开始到2018年,双方互派1—2名湿地管理干部到对方林业部门挂职锻炼;常熟市每年举办1—2期玉树州湿地保护专题培训班,玉树州举办1—2次高原湿地保护与建设论坛,由常熟市负责为玉树州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宣教等湿地保护建设提供支持,定期派湿地管理技术干部深入玉树重要湿地进行指导,为玉树州探索建立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

      在保护湿地的路上,玉树州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隆宝湿地处于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山峡谷向高原主体过渡地带的中部盆地最低处,四周山体形成河渠流水注入形成了东西狭长的湖泊水域,并有不规则的水坑和沼泽草甸相连,成为了大片湿地,也成了黑颈鹤的栖息繁衍地,湿地总面积近1万公顷。为了将隆宝湿地保护提高一个层次,玉树州今年开始加快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请国际重要湿地的进程。建立国际重要湿地,这对于玉树州意义非同一般,不仅可以争取更多的湿地保护资金,扩大湿地面积,而且可以提升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湿地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玉树州湿地能有今天如此可喜的成就,得益于国家项目的支撑和玉树州不懈努力。早在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关注三江源湿地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在西宁设立项目办公室,开始着手隆宝湿地的各项保护工作。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为玉树州湿地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投资高潮。据了解,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湿地保护115万亩,拉设网围栏139万米,设置宣传牌42块,聘用管护人员159人,工程总投资达到了8050万元。围栏封育、人工撒播草种、宣传教育等措施的实行,使重点保护区域的沼泽湿地水源涵养功能基本得到恢复,如今,三江源湿地保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江河径流量稳中有增,水土保持功能提高。

      三

      湿地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几乎都与湿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文明的延续还将依赖湿地。玉树州湿地保护和建设的实践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思考。

      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有“生态报国”的理念,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特别是要加强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这是湿地保护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让人们知道破坏湿地、损害生物多样性是违法行为,要把湿地的功能和效能的宣传作为湿地宣传工作的长久性来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关注湿地工作的局面。

      另一个启示是立法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隆宝湖是整个玉树州的“肾脏和净化器”,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完善规范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通过法律手段有效保护湿地鸟类、动植物、水生生物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人与湿地和谐相处。

      同时,建立局、站、点三级湿地保护管理建设体系,共同把湿地管理好、保护好、建设好,真实有效地发挥湿地的功能与作用。只有如此,我们的三江源湿地才会水更清、鸟更多、景更美。

      数字点击

      青海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8.9%

    “十二五”期间,我省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用水总量得到控制,用水效率得到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48.9%,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要求“十二五”末下降25%的目标,随着用水量减少,废污水排放量相应减少,水环境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8%,比2015年的目标高9.8个百分点。

      黄南实施391项水利工程

    “十二五”期间,黄南藏族自治州水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五年来,新建、维修、改造各类水利工程391项,投入达到18.36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88倍。

      海南林业投资达1亿元

      今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林业生态工程稳步推进,投资1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2.85万亩,封山育林23.7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1.9万亩,补植补栽2.77万亩;实施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30个,完成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人工造林5.7万亩。

      拉西瓦灌溉项目总投资达14.47亿元

      海南藏族自治州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总投资14.47亿元的拉西瓦灌溉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监理、质检及临建工程招投标工作,完成工程前期投资3.7亿元。总投资1.95亿元的农田草原高效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已完成投资1.2亿元。

      海南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5.7%

      海南藏族自治州严格落实年度能源和水资源节约控制目标,科学测算、分解年度工业节能目标,与各县和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责任,严格执行企业能源数据的填报、审核和报送制度,并且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生产经营、能源消耗、产品产量进行跟踪监测,实施动态监管。上半年全州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