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观察: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具备三个“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走进新时代,青海文艺工作者应按照三个“稳”的要求,确立新目标,明确新任务,讲好青海故事,吹响为人民抒写抒怀抒情的时代号角。
信心要稳,即告别文化焦虑,树立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海这块具有独特人文内涵的精神高地,文化底蕴深厚,多元文化、多种宗教交汇相安、和谐共存,产生了许多精品——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国新诗史上的里程碑作品《慈航》,藏戏《松赞干布》、歌舞剧《热贡神韵》《彩虹儿女》等等都是这片风情多姿的沃土孕育而成。我们的文艺家,应该将书写、描画和歌唱的对象真正聚焦到人民大众看似平凡、庸常却具有闪光内质的现实生活中,聚焦到那些默默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奉献着、努力着的万千幕后英雄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之中。用充满自信的体察感悟,用自己的真实语言书写,用不断创新的形式表现,倾注心力去创作文质兼美的作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锤炼和健全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思想境界。
立场要稳,即站稳政治立场,牢记“为民”使命。文艺工作者应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忠诚践行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首倡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讲好恢弘大气的国家故事、魅力无穷的青海故事、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自觉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为青海立命。把人民作为文艺建设的主人、文艺表现的主体、文艺活动的主角、文艺评判的主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入民众,了解人民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创作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生动展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素质要稳,即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打造文艺精品。文艺工作者要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摒弃三俗现象。大量的实践表明,探取艺术堂奥,不光需要学养、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时间和艺术积累。需行万里路,热爱生活、关爱他人。需克服自身的偏执、自恋、狭隘与虚荣,使自己先成为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人,作品才能有筋骨、道德和温度。求取艺术精髓,要真正入静、入定、持恒,刻苦敬业,忘情于家国父老,忘情于山川大地,忘情于生活与理想,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品质,也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艺术坚守。要将对历史进程的理解,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人性的开掘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争取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将特定的文化内蕴融入作品中,打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扛鼎之作,使作品能够立得住、站得稳、传得远、叫得响。
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心理、艺术、美学、休闲等方面的需求日趋丰富。随着社会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雅文化、传统文化内容正在被大家接受,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国学热潮便是极好的例证。当代文艺家正逢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也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踏平新征程中的崎岖坎坷,打造更多观照现实生活、温润心灵的精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文艺工作者一定能够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沙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