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领读者该引领什么样的阅读?

21.04.2016  10:41

  4月15日,由南都主办的“华文领读者大奖”智囊会议在北京举行。到场专家在对当下阅读现象、阅读政策进行探讨与梳理的基础之上,为第二届“华文领读者大奖”出谋划策。

  “华文领读者大奖”由南方都市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中国阅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这是中国首个以表彰阅读推广人物和机构的颁奖盛典。大奖以“传媒视角、民间评价、专家意见”为特色,在全国范围内挖掘并表彰优秀的华文领读者、阅读组织、阅读空间、阅读项目和书评人,并试图从中梳理出阅读的时代特性与生长脉络,建构起阅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去年11月,以“领读者创时代”为主题的首届大奖颁奖礼在深圳宝安举行。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国务院参事、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希安,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人民网副总编辑刘红,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斌,北京大学教授、深圳图书馆南书房阅读推广空间创意人王余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翔,文化学者胡野秋,深圳市阅读联合会副会长曹宇等人出席此次会议。

   领读的价值既在于对抗时代亦在于引领时代

  智囊会议上,在场嘉宾就大奖评选的价值输出、奖项、评选程序、评委阵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领读者大奖的价值在哪里?这是在场嘉宾首先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下,领读者究竟是要引领什么样的阅读?

  胡野秋直接提出,“大奖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在他看来,数字阅读现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字阅读现在也是他个人的主要阅读方式。“我们的导向是在一个平面阅读或者纸面阅读越来越少的时代,呼唤并且呼吁一种纸媒体阅读的精神和价值观。大家都在用数字媒体没关系,数字阅读也不需要领读者,全民都在阅读。我们领读的是图书,而不是泛阅读和大阅读,否则我们用不着花这么大的力量去推动。就因为现在中国的阅读在世界上排得很后很后了,这是令人堪忧的东西,我们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而刘红却认为,领读的关键就是希望大家读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但是通过什么介质来读,并没有要求。“我认为,数字阅读不能忽视。大家都说网络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浅阅读的问题,因此更需要引领。通过我们的引领给他们推荐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现在数字阅读的潮流。”刘红说,“领读者应该引领的是内容。”

   用专业、全面、公开的评审阵容保证大奖权威性

  作为一个大奖,奖项的权威性是最为重要的。当天下午,在经历几轮激烈的讨论和碰撞之后,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大奖评审委员阵容还将继续升级。

  聂震宁表示,从首届大奖的评审人选来看,都是全国一流的全民阅读的推广人、专家、学者。现在评出来应该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评审可能在某一方面很有特点。他建议大奖需要建立一个评审专家库。“评委库里面这些人是对全民阅读有研究的,有实践的,有经验的,不一定永远是这几个人,甚至一个评委每年都进行抽选。”聂震宁说,“可以学习诺贝尔评奖,聘请提名人。”

  刘明清则认为,评审要相对固定,只要热心、专业、权威就好,“每年换一届,每年熟悉情况,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标准反而不是好事情。”刘明清说,“诺贝尔奖评委都是终身的,但是公开。”

  事实上,在场专家并不是刘明清一人看中评委的公开性与公正性,郭英剑也表示赞同。在他看来,评委一年一换,或者两年一换,都是可以商量的,“重要的是,这些评委一定要公开,这也是国外大奖很重要的程序。”

   是否增设阅读媒体奖,或可拭目以待

  对于奖项的设置方面,与会专家也给出了颇多建议。全程参与了首届领读者大奖的评审南翔一直在思考奖项设置该如何才能更优化,更有传播性,更有实操性。他在思考,目前的奖项是否可以考虑删繁就简。“比如就分两类,第一类是个人的,包括书评人、推广人等等,凡是个人的都放在这个奖里面。第二个是阅读推广活动奖,空间项目、组织都放在这奖项下,例如,晚八点,比如说杭州图书馆、宝安图书馆等等,这样很清晰。”

  陈斌则在首届大奖的名单基础上提出,应该对奖项进行扩容,建议增设阅读媒体奖。“电视台的读书栏目都撤掉了,原来我们行业最有影响的《读书周报》从原来是独立的媒体收缩成光明日报的专版,都是处于萎缩状态。媒体的参与对推广的作用非常大。”事实上,在他看来,阅读媒体的作用不光是推广,同时还能给书评人提供更多平台。

  除此之外,如何将大奖评选辐射到农村,关注落后地区等问题,也在会上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