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亲历 昂格眼中的40年

16.12.2018  09:41

  青海新闻网讯 昂格,土生土长的玉树人,1974年毕业以后就参加了工作,还跟环保卫士索南达杰是同班同学。其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工作14年,州人大工作14年,一直到2014年退休,这40年来,昂格是改革开放40年来玉树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在灾后重建的时候,玉树市就提出“苦干三年,跨越20年”的口号,但现在在昂格看来,跨越20年肯定是不止的:“现在的新玉树城市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卫生干净,我们拥有温暖的新房、便利的交通、完备的社区,好多设施是以前见都没见过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看得见、摸得着的。”

  昂格还记得在1978年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玉树全州的生产总值还不到2亿元,昂格说:“然而就在去年,我听到玉树的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62亿元。玉树人民的生活真的改变了,出门就有菜市场,超市里的物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冬天家里还有温暖的暖气,再也不用烧牛粪点炉子了,相比较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现如今,大家的物质生活真的丰富了很多。”

  在昂格眼里,改革开放40年,玉树与全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玉树的街道在改变,玉树的生活在改变,然而,最主要的是玉树人在思想观念上发生的改变。

  第一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藏民族本来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传统,然而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个观念就更深入人心了,并且还逐步付诸于实际行动。

  比如以前农牧民不知道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将垃圾倒进河道边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有了环保的意识,再加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现在大家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再也没有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甚至走在街上看到地上的垃圾还会随手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

  环境造就人。现在大家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了,家里取暖也不用烧牛粪了,农牧民的环保意识自然而然增强了,家里家外都收拾得十分温馨舒适。

  第二是农牧民送子女上学。在以前,农牧民是不愿意送子女上学的,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对送子女入学不重视不积极,甚至没有这个观念。在一般牧区,孩子长到8岁左右就可以当作家中的一个劳力,可以帮助家里放牛放羊,还能做家务活。

  一开始,孩子上学,还得一家一户去动员。现在就不同了,农牧民慢慢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不同的讯息,他们认为在现在这个社会,知识是重要的,要想生活越来越好,就必须接受教育。

  于是,他们开始自觉主动地送孩子去上学,偏远牧区的农牧民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的甚至把家中的牲畜全部卖掉,不惜花费大代价,拿出所有钱到结古租房子,就为了离学校近一点,孩子上学可以方便点。

  昂格说:“这一点确实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牧区的人们来说,思想上能够有这种巨大的转变,是不容易的,但这对于玉树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

  昂格说“:现在,我们的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包括离退休老干部对玉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特别是现在的政策非常优厚,我们玉树以后发展的会越来越快,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