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搬”出新生活——海东市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四
屋临绿水,窗横彩霞。
说起搬出大山的变化,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五六社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村民吕有金笑着说:“党的政策好啊,搬下来住的独门独院的房子造价是8.4万元,我们贫困户只需要出4000块钱,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啊。”
同样倍感幸福的,还有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翻身村、邦业隆村、窑洞村、索尔干村的农户们。去年11月25日,平安区第一个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安置区落成,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户们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
“现在搬到楼房,水电暖齐全,住着舒服,离县城近,交通也方便,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一年下来肯定要比种庄稼收入好,相信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邦业隆村搬迁户虎有福说。
三合镇镇长刘祖禄介绍,此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涉及邦业隆村、翻身村、窑洞村、庄科六社、七社、索尔干村五个村593户1682人。经过认真仔细的摸底调查,确定了这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户411户,资金补偿自行安置182户。
这些是海东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个缩影。海东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创新搬迁安置方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海东市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去年,该市共投资2.69亿元、群众自筹1.22亿元,对居住分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就地脱贫难度大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惠及45个乡镇91个村1.8万贫困群众。
这样的扶贫搬迁力度前所未有。今年要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相结合,同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相结合,通过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开工实施并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剩余任务的80%,完成搬迁农户1.17万户4.7万人,并同步谋划和推进实施后续产业项目。
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生计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广大山区的不少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项目搬到了远离大山的新村,而他们的幸福生活也从搬出大山的那一天开始了……
搬出穷山村,村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今后如何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为此,海东市积极整合部门资金,六县(区)共投入项目资金2.13亿元,扶持160个贫困村及非贫困村的1.11万户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种养、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商贸服务、特色文化等产业增加收入。
在实施易地搬迁项目的同时,海东市“多管齐下”,还实施了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扶贫、能人产业带动扶贫、教育扶贫及健康扶贫等多项工程,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苑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