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玉老板的农耕梦
李淑娟(左一)与村民一起整理黄芪 代洪 摄
看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定记得小说所揭示的围城效应:“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生活何尝不是一座城呢?”作为昔日玉老板的李淑娟女士来说,她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地道道的西宁人,但如今她却真真切切的成为了一个从城里走出来的“农家妹”。
昔日玉老板 今日农家妹
2013年3月,李淑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做得顺风顺水经营了二十几年的玉石生意,到湟中县共和镇一个十分偏僻的村落——王家山村,过上了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
李淑娟说,来到王家山村的第一印象,就觉得这里像是块风水宝地,当时来的时候是春天,山上很绿,非常漂亮,一心就想扎根在这里,最少要在这里干上十年,“这也是我的心愿啊,我就想在这重新开辟一片自己的事业,一片自己的天地。”她还说,自己回归到大自然以后,每天打交道的全是老百姓,种地的农民,他们都很朴实,和自己以前的生活完全是两个概念,她更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喜欢呆在这偏僻的山沟沟里。
她的好友跟记者笑称:“李淑娟是昔日玉老板,今日农家妹,她的这种气魄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没法比的,她一个人从城市跑到这山沟沟里来种植黄芪,现在俨然是一位‘黄芪西施’了。”
种黄芪无经验 一夜损失30万
记者问李淑娟为什么要改行到农村来种黄芪?她说自己喜欢大山,大河,大自然,原来做了好多年玉石生意利润也很可观,但她“想换一种思路,开始想做一种原生态的东西”。她听朋友介绍说王家山村这个地方适合种植黄芪,“所以就到王家山村来发展”。
李淑娟当时来到王家山村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走了很多弯路,到现在为止这两年内才慢慢走上了正轨。
她是城里人不懂得如何去管理农业方面的事情,她说自己平时连葱和蒜苗都分不清楚,到这来种黄芪是一无所知。2014年3月,她投资了三十万元,一夜之间都赔了。“因为我不会管理,没种过黄芪,不会储藏,最后培育三十万元的黄芪苗,一夜之间全都坏掉了。”
当天李淑娟在山上的地里干完活就回家了,工人给她打来电话说,所有培育的黄芪苗都坏了,就这样一夜之间她什么都没有了。她说当时自己的心情非常非常的沉重,不过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受到如此大的打击,李淑娟的朋友都劝她不要再这样做了,再换个生意做吧,现在做的这个事都是靠天吃饭的风险太大了。她没有灰心,说受一次挫折没关系,主要是自己管理不善造成的失误,所以必须坚持。
王家山村黄芪基地厂区晾晒的黄芪 代洪 摄
寄情山水间 服务老百姓
李淑娟说,每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上山看看大自然,看看自己种的黄芪,心情就会很愉快,烦恼一下子就没有了,想想这些就会心胸很开阔,为自己下一步去努力充满信心。
当地老百姓对李淑娟的评价都很高,在她的带动下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也很愿意为她服务。
李淑娟说,以前王家山村的农民没有地方去打工,现在当地的农户最少有七八十家都在她这里工作。从播种、施肥、锄草、浇灌直到黄芪的采收、初加工等每天最少要雇100个人,每人每天的工资是70块,每天工资总开支是7000块,他们工作的很开心。
李进忠是湟中秀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现在他一家三口都在帮李淑娟打理黄芪种植基地的日常事务。他说当初由于李淑娟自己对种植黄芪无经验,损失不小,通过这几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在种植当中她要求必须要以药材为治病救人的根本,坚决杜绝使用有害化肥和一切农药,哪怕代价再大也要保证种植和加工出绿色健康的,高效优质的,青海特色的中药材来回报社会。
李生玺是青海仁智嘉秀农业开发公司、湟中秀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他在李淑娟的黄芪种植基地工作快一年了。当时李淑娟遇到一些困难,找到李生玺来基地帮忙,李生玺看她为人友善,与工人们相处得很融洽,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分享收获的快乐。
李生玺平时称呼李淑娟为姑姑,他说姑姑到他们村来搞黄芪种植也不完全是为了她自己,主要是想为王家山村的老百姓做点什么。因为王家山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村民都搬到山外住去了。因村里土地没人种,任其荒芜着,姑姑就到这里来把所有的土地都承包了下来,还召集一些村民都到她的基地里做工,为村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她目前在王家山村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把黄芪种植基地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她来村里种植黄芪,我们都很支持她,我们的地都承包给了她,给我们相应的土地承包费,给我们带来了收入。再一个我在她这里做工离家近还可以照顾父母和小孩,而且还把钱挣上了,一个月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她为我们村民做了一件大好事,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在她这儿做工比出去打工强很多,比以前在外打工收入增加了很多。以前我们自己种地的话,一亩地小麦也卖不到500块钱,除了种子、人工以后,一亩地小麦挣不到200块钱。现在我们一亩地500块钱承包给她,到时候收钱就是了,加上在她这做工我们每天都有收入。希望李总在我们村把黄芪种植规模做的越大越好,对我们好处很多。”王家山村村民何万武说。
村民王寿香敬佩的说,李淑娟没有来王家山村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到外面去打工收入很低,自从她来了之后,她们到她的黄芪种植基地里做工收入都增加了很多,她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希望李淑娟在她们村里继续扩大黄芪的种植规模,继续经营下去,带着她们一块发家致富。她还说,“李老板到我们村里来种植黄芪,给我们增加了收入,她在我们村里经营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我们很感激她,也很敬佩她,她很有勇气!”
壮志雄心 “我想做青海黄芪老大”
记者问李淑娟将来有什么规划?
“我想做青海的黄芪老大!”她干脆而又爽朗的笑着说:“我舍弃玉石行业来做现在所做的事业,当初涉足种植中草药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要做多大多好,我只是想凭自己的心境到这里来干一点很小很小的事,没想到越做越有信心,就很想做大做强。”
目前,李淑娟的黄芪种植基地自筹资金已经投入了300多万元,黄芪种植规模有400多亩地,计划2016年要扩大经营,准备再扩大1000亩地,另外再准备投入100万元作医疗认证,待认证完以后准备开黄芪饮片厂,初加工,种植为一体的综合黄芪种植基地,她表示要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发展。
李淑娟凭自己的实力脚踏实地的在做这件事。不过她希望政府能给予一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求助政府帮忙扩大黄芪种植基地的经营范围和推广力度,把青海的黄芪种植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