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五春秋齐心谱华章——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10.11.2016  05:09

   五度春秋,岁月峥嵘;五载风雨,沧桑巨变。

  站在2016年这个历史节点,回眸过去5年来不平凡的征程,海西发展的步伐坚强有力。过去的5年是海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创建,海西产业结构步伐加快调整,经济动能进一步转变,传统产业增量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得到全面培育,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十分不易的成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可。

   1

  循环经济大发展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试验区管委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扩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手段,以科技研发为突破口,以盐湖化工产业为核心,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以盐湖化工为核心,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循环产业体系已初显成效,在4+3+3战略架构的推动下,2个千亿元、4个500亿元基地、10大产品基地前景光明。

  十二五期间试验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9.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496.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33.1亿元;招商引资落地建设项目99个,建成项目55个,实际到位资金398.7亿元。广东明阳、中国华电、上海恒通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入驻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4户。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明显加强,建立7个国家级科技平台、1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攻克了一批关键节点技术难题。资源综合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固体废物利用率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升。以盐湖化工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园区是循环经济主战场、产业发展主阵地。未来五年,试验区将重点在大项目落地、新兴产业培训、核心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延伸、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力图取得更大突破,以更加优越的投资发展环境,奋力书写生态优先、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开放融入的宏伟篇章。

   2

  走进青海明阳体味工业之美

  青海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明阳)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和高倍聚光太阳能生产线落户德令哈工业园,作为州委州政府“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对于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夯实海西州发展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青海明阳公司隶属广东明阳集团,成立于2014年4月,主要从事风光资源开发、电厂建设、设备组装研发、生产、销售及运行维护服务,是我州引进的新能源战略性合作企业。

  公司负责人魏冠龙介绍,基于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青海明阳公司战略定位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风电、光伏装备制造为基础,着力打造青海省新能源产业制造示范基地,形成以青海省为中心,辐射甘肃、宁夏、新疆及蒙西等西北乃至中亚西亚的集团,风能、光能资源开发及生产的全产业链战略基地。公司广泛采用当代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方式,主要生产1.5-3.5MW高原型风电整机、叶片及高倍聚光太阳能等核心系列产品,拥有风电和太阳能500MW/年的生产能力,全部达产后年可以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人民币,实现上缴税收3亿元人民币,可增加1200个就业岗位、引进人才约300人,为增加海西州财政收入,拉动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等做出重大贡献。

  明阳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是明阳集团为适应西北地区海拔高、空气密度低、平均温度低、昼夜温差大、辐射较强等环境要求所设计的具有可靠性、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综合优势。其中,MY2.0型风力发电机组是3叶片、上风向、水平轴、变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为2000KW。据了解,明阳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双PWM变频交流励磁的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系统控制技术里具有出口电压检测的直接转矩控制和滞环电流控制,其在输出电压一定程度不对称时,仍可正常工作,将风能送入电网。

  该公司首台、亦是我省首台兆瓦及高原型电力发电设备已于2015年12月25日下线,使我省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实现零的突破。

   3

  走进日晶光电看工业“魔法”

  原生多晶经过1400摄氏度到1700摄氏度高温冶炼后生成的多晶锭,经过工艺处理变成小方块锭,打磨后切片,再经电子印刷,最后组装成光电板,这是青海日晶光电有限公司多晶硅太阳电池板的生产流程。一大块多晶锭在工业“魔法”下,摇身一变,变成了薄薄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是记者走访青海日晶光电有限公司多晶硅生产线时目睹的神奇一幕。

  在2016年第一批开复工的400个项目之中,作为我州重点扶持的光伏产业,年产200兆瓦单晶硅棒生产项目在青海日晶光电有限公司上马。有趣的是,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的产能并不是按照“片”、“吨”等单位计算,而是用太阳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来计算。据了解,电池片和太阳能板都是按照瓦数计算的,单多晶电池片一般是4瓦左右/片。在新建成的厂房里,完成安装的单晶硅炉如同哨兵一样整齐地排成4列。公司总经理林松麟介绍,该项目总共将安装120台单晶硅炉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台单晶硅炉一年大约能生产18吨左右单晶硅,120台单晶硅炉一年除掉检修大约能生产1800吨左右的单晶硅。而一吨单晶硅能生产5万片单晶片,组装上电极后变成电能单位瓦。这种有趣的金属转变电能的方式产生的附加值在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推动了海西经济的发展。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单晶硅生产线上线后,该公司将同时生产多晶光电板和单晶光电板以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而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将成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目前,该公司已投产的一期工程投入了5个亿,今年二期投入将达到4个亿,三期工程计划总投资15个亿,项目建成达标后,正常可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吸纳2500人就业。

   4

  发展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过去的五年,海西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跨越了一重又一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未来五年,海西州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发展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今后的五年,是海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王国生书记在海西调研时提出的“三个走在前列”具体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围绕“2456”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州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前两年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后三年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争取五年时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台阶,地方财政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的迅速做大经济总量的目标要求,力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乃至西部民族地区前列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