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三人”行——青海省第一测绘院国情普查素描

23.12.2014  16:06
核心提示:工作人员认真工作中工作人员在户外作业    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青海省第一测绘院承担了海东市乐都、互助、平安、黄南州泽库1区3县共20个镇、33个乡、64个牧委会,总面积约1 39万 工作人员认真工作中工作人员在户外作业

    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青海省第一测绘院承担了海东市乐都、互助、平安、黄南州泽库1区3县共20个镇、33个乡、64个牧委会,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旨在查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并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自2013年底开展泽库县和日乡试点普查工作开始,青海省第一测绘院已经完成四县的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采集内业解译工作,并通过了一级检查,二查完成83%;外业调绘核查已完成614幅,全部通过一级检查,并有83%完成二查;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已完成135幅,一查完成56幅,二查完成48幅;内业地表覆盖分类编辑整理完成547幅,一查完成416幅,二查完成93幅;内业国情要素编辑整理完成547幅,一查完成416幅,二查完成318幅,地理国情普查内、外业生产、质检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把时间掰成八瓣儿用

  席婧很想去省外旅游,看看祖国别处的大好河山;

  席婧想去天境祁连和互助北山林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清澈的呼吸;

  席婧还想参加省局举办的羽毛球协会,她已经准备好了运动装备;

  席婧想逛一天街,把商场里的店铺一间一间慢慢地逛完,晚上顺便和朋友们去吃顿饭唱唱歌;

  席婧还想多陪陪家人……

  有很多个想法,可是,她没时间。

  其实,坐在格子间里的席婧,每天都在看祖国大好河山,从早上八点看到晚上十点,从周一看到周六。只不过是卫星影像图里的样子,只不过大多数影像图里山是一块黑、水是一道白,只不过她还要从黑里分辨出哪里是什么树,哪里是什么草,哪里一点小小的灰是什么灌木……有时她也会看花花绿绿的影像图,分辨哪里是长着什么树的园地,哪里是什么用途建筑区,哪里是旱地、大棚,一条路起终点在哪里……

  席婧是青海省第一测绘院一名内业作业员,承担着平安、泽库两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近20幅图,约1475平方公里的地表覆盖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内业采集、编辑与整理工作。

  地表覆盖和国情要素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数据成果,也是普查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源。我省普查地表覆盖分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等10种一级类别,一级类别下有44种二级类别,二级类别下还有50种三级类别;地理国情要素中我省有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水域、地理单元5种一级类别,以下还有15个二级类别及43个三级类别,以此到我省交通、水利、林业、环保、住建等国情国力真实、准确、详尽的基础信息。

  席婧说:“我们办公室所有人都没时间,国庆长假我休息了三天,于谨哲他们男生只休息了一天。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反映的东西很细,采集的标准多,指导书经常变化,对于我们而言,工作确实繁杂,任务比较重,而且项目本身时间比较紧,现在大家都把时间掰成八瓣儿用,常常觉得图还没完成多少,时间就没有了,工作的时间都不够,其他的真顾不上。”

  说完,她笑着指着坐在旁边的作业员刘晓洁说:“刘姐孩子上幼儿园,她从没接过孩子放学。”闻言,刘晓洁也笑着反击,“就好像你接过似得!”

  一席话让办公室所有人都笑了。

  质检不是画圈圈

  走进青海省第一测绘院质量管理科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棵高大、苍翠的绿植盆景,如一道天然的屏风遮住了一半的视线,有几道身影在树影背后,时而埋首于书本间,时而专注于电脑前,办公室里没有多余的动静,只有点击鼠标的声音异常响亮,一下一下,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一院质管科一共有六人,承担着全院测绘成果的质量检验工作。据质管科负责人童成宝介绍,自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启动以来,普查成果质检已占据了质管科80%的工作量。

  质检员李霞说:“地理国情普查是头一次,工作比较系统,以前没有接触过基础测绘类型的作业员很不适应,生产上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清楚有些属性项该怎么填,所以每个作业员交上来的图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最后,这些问题都汇总到了质管科,也就全部堆到了我们面前。”

  成果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图幅还需要返工,原本一天就能查完的图现在需要三四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国情长假过后,各生产部门陆续结束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并将成果提交质检,原本一天上交一幅的情况,变成了一天几幅甚至十几幅。除此之外,还有基础测绘、藏区基准等项目需要质检,质管科的工作量骤增。现在,质检员的规定下班时间是晚上九点,每周的休息时间只有半天。“无论是在保证成果质量上,还是在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质检员周玉秀说。

  记者注意到,质检员李霞的键盘下面一直压着两个厚厚笔记本,她时不时的会拿出来翻一翻,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详细的标注,无一不表现出笔记本主人在记录时的那份认真。原来,为了熟读每一本规定、熟知每一项要求,李霞在工作之余还在反复学习国普办下发的每本规定,做好学习笔记,以便在检查的过程中,尽快地帮助作业员理顺和掌握作业标准。

  “我们查图不仅仅是要标出哪里错了,还要把怎么填,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写清楚,甚至把每条理由在哪本规定的哪一页、哪一行写上去。”当李霞说到这里的时候,其他质检员纷纷的附和道“质检不是光画个圈圈就算了。”

  虽然质量检查是每项工作的最后一环,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环。正是有了质检人的严格把关,才有了准确科学的数据信息。

  翻山越岭外业核查

  2014年4月份,互助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全面启动,吕登申是到互助县普查项目的一名外业作业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内业采集或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以及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并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说起外业调查,吕登申说:“外业调查要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一些无法到达的地区还要‘嘴到’,在互助县红崖自沟乡外调的时候,一个地方无法到达,看也看不到,我就和当地的老人聊天,通过‘闲聊’得知哪些地方有哪些植被、哪些地方现在是什么用途等我需要信息,另一方面我也会跟他们讲讲地理国情普查。”说完他笑了,憨憨的脸上露出些许得意的表情。

  当记者问到一般每天走多少公里路的时候,吕登申想了好久才说:“不知道……反正就是走到走不动!就是我还想走,但是我的腿已经不听使唤,站不起来的那种状态。”互助县山多,外调的时候他爬过很多山,“那些山看着也就二三百米高,但是很陡,还是石头山,一脚踩上去就碎了,整个人往下滑,膝盖一下子杵到石头尖锐棱角上瞬间就流血了,第一次还觉得疼,后来摔得多了就不觉得疼了,只想着抓紧看,抓紧画,趁在天黑前干完。”吕登申说道。

  很多时候即使外业作业员如此艰难的爬到山顶,也会发现那里并不是最高的地方,还得沿着山脊继续往高处走。“因为站得高就是看得远、看的多,我调查到的成果就更准确、更全面,质量更高。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家给的任务,以后对我们老百姓的好处多着咧,一定要干好!”朴实的话语从吕登申单薄的身体里传出来,掷地有声。

  从4月一直走到10月,走过春花烂漫,走过夏日炎炎,走过秋实累累,他不仅完成了互助县17幅,共425平方公里的外业调查及其一、二检以外,还“内外兼修”,完成了7幅图的内业解译工作,他所完成的24幅图,没有一幅被要求返工。现在,他又凭借自己丰富的外调经验和向乡亲们了解到的情况,承担了19幅无法到达图幅的内业编辑与整理。

  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还在继续,而由内、外业作业员、质检员“三人行”组成的普查团队模式,保证了青海省第一测绘院所承担的国情普查工作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和完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三人行”团队模式将会在国情普查及监测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