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 西宁老年人“大礼包”再升级

17.03.2016  08:34

  ●借助可穿戴的智能设备为老年人服务●启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双引擎

  青海新闻网讯 上午10点,趁着倒水的间隙,打开手机看到家里的摄像头拍下老人正在跟着电视做保健操;中午有事不能回家,通过手机客户端点击为老服务,就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香糯可口的饭菜送上门;下午老人出门遛弯,超出活动范围后,手机自动接收短信,立即拨通老人的电话询问是否安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无数家庭困扰的养老变得更智能、更人性化起来。正是由于智慧养老已成为大趋势,西宁市民政部门也开始着手安排部署,打造专业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3月15日,西宁市召开民政工作会。在《2016年度民政工作要点》中,养老事业的发展和服务工作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也就意味着在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下,政府部门已将普惠型养老作为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好政策向养老事业倾斜。

  近两年,西宁市尝试推行互联网+养老服务,引进国内专业养老服务平台和团队,为60岁以上的特殊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政府服务,获得了不错评价。面对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西宁市逐渐将目光放在普惠型养老上,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为此,今年西宁市将以养老服务为重点,建立社会福利新体系。研究制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政策措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启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双引擎,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产业推动事业跨越发展。

  同时,协调配合卫生部门,研究制定发展医养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分类开展医养融合试点工作,探索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关注度较高的居家养老方面,西宁市将加大居家养老服务投入,借助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实现老年人定位、跌倒识别、自动报警健康管理服务,依托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服务。组织实施西宁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省级养老示范基地、市级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及城东区养老示范基地项目。协调抓好青海颐景园健康养老城、久美藏医医养结合院、西宁兴华老年服务中心、青海嘉通医疗养老院4个民间资本投入项目。

  此外,西宁市还将整合农村现有土地资源、闲置养老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入调研,摸清底数,集中改建、扩建和新建200个农村乡村两级养老服务设施,解决乡村老有所养问题。全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基本养老服务工作,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人群,向社会力量为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人、80岁以上老人购买养老服务,依托省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推广运用社会组织养老信息系统实现智慧养老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