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个扎扎实实”·一线故事:“政府帮我把梦圆!” ——曲麻莱县技能培训提升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谷雨前的曲麻莱县城依然寒冷,但此刻,有无数颗心是火热的。
这个安宁的高原小城,几百名贫困人口沐浴着政策的暖阳,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吃上了“手艺饭”,成为金银匠、理发师、厨师、会计,他们之中,有人带动全家脱贫,有人月薪几万元。
除了生活条件的改善,最重要的是,曲麻莱县通过实施技能培训,使农牧民就业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
“更措现在是学员的老师,每天日薪800元,一个月能赚两万四千元。”
4月17日,曲麻莱县康朵诺泽藏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十余名金银匠心无旁骛地制作着藏饰工艺品,陈列台上琳琅满目的藏族手工艺品令人称奇。精美的腰带由镂花鎏金白银板或白铜板连缀而成,精雕细镂,图案精美,还要配挂上金银雕镂镶着珠宝,华美无比。
企业负责人索南扎西,是家族第七代金银匠传承人,他经营的这家手工艺品公司也是曲麻莱县规模最大的民族手工艺品企业。
“喏,这藏刀是纯金银及珊瑚打造,售价3万元。这是弹带,男女士腰带佩挂的饰品之一,还有三四十种手工艺品。这其中就有很多是接受技能培训的青年牧民做的。”
2015年起,这家制作藏族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的民营企业主动承担了当地贫困家庭人口短期技能培训任务,一年间有30余名当地贫困户,经过短期培训即将成为金银匠和裁缝。
说起培训项目,正在学习缝纫的才让卓玛露出开心的笑容说:“这里很好,政府给我们贫困户发放援助卡,只要想来学手艺的,还能报销一部分往返车费,培训全程免费,我们每个月还能领取到政府发放的1100元补助,我想学会手艺后,也能开一家缝纫铺面,向老板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扶贫部门的指导下,扎西计划再培养40余名贫困人口。
行走在曲麻莱新建的现代化步行商业街,“曲麻莱县百姓免费理发服务中心”门面尚在装修,洋气敞亮的店面装修及陈设为县城平添了都市化气息,这家由政府立项筹资的理发店不单单是县城技能培训服务点,还是全县群众免费理发的“惠民店”。
在店长彭雪峰的指导下,21岁的代夏和18岁的才文正在互相切磋技艺。今年3月20日,县百姓免费理发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当在村干部口中听说县城可以免费参加理发培训后,两人迅速报名。经推选,几天后,秋智乡格玛村的代夏和约改镇格青村的才文相聚到了这里。
聊天中,代夏和才文不善言辞,言语中传递着敦厚淳朴。家中有父母兄弟五六口人、几乎没有劳动力,最大的梦想就是做理发师。两人家境相似,都属于特困家庭,他们的梦想,也因为技能培训政策汇聚到一起。
“我俩打算半年学成后,一起开个理发店,听说还有补助,政策特别好,特别好!”
说到这里,两个朴实的年轻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理发店开业至今,有67人正在接受技能培训。
看着理发店学员们认真学习的场面,曲麻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江措感慨到:“扶贫,不能只从外部给予物质帮扶,对于曲麻莱而言,最关键的是通过授予群众一技之长,来改变他们过去那种靠天吃饭不愿打工的落后思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经过培训自力更生,开店、打工养家,曲麻莱人的就业致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革。可以不夸张的说,群众的思想首先脱贫了!”
曲麻莱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高,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单一,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发展缓慢,生态保护任务重,主导产业畜牧业发展潜力有限,牧民技能培训急需培育发展二三产技术人才,从而推动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极大促进城镇新增人口的就业和增收,缓解和消除贫困,构建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
近年来,曲麻莱县牧民先后有万余人到县城及周边定居,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但进城定居的牧民后续产业发展遇到难题,全县有万余名劳动力需要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牧民技能培训,将为曲麻莱县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实现多渠道产业扶贫,促进脱贫致富。
江措介绍,2015年,全县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围绕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牧民提高农牧业生产和经营技能,突出农牧合作经营管理人员、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生态移民、城镇化农牧民等重点人群,建设了曲麻莱技能培训基地,筛选和开设了理发、烹饪、汽车摩托车修理、缝纫、车辆驾驶、合作社财务管理等实用型技术和唐卡、藏刀、折噶、民族婚庆主持等特色手工艺培训班,通过进一步开展牧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培训技能培训,使劳动力由过去的单一放牧型向多元技能型转变,形成了牧区富余劳动力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就业新常态。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曲麻莱县还将继续实施短期技能培训项目及“雨露计划”,按照“一村一技,一户一能”的思想,完成402人的各类技能培训任务,并力争到“十三五”间全县牧民技能培训率达28%,使全县牧区整体劳动力由过去的单一劳动型向多元技能型转变,靠技能脱贫致富。
在这个高原小县城,我们感受到了“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践行力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曲麻莱人的未来,大有可为。(张蕴)